第一二五章 真名士,自風流(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四,真正是——不惜一身而終迴天意!
何雲鶴偉光正的形象,在此得到了昇華,光芒耀目!
還沒完,還有“其五”。
何雲鶴的“三不”——不上朝、不進宮、不與士大夫交往,在絕大多數朝士,都理解為:功成身退、韜晦避世。
此範少伯、張子房故事也!
何雲鶴,實乃我大晉的範少伯、張子房!
郭猗講的高興,何天聽的頭暈,心裡不由冒出一個念頭:會不會有一天,人民群眾齊聲吶喊,“何雲鶴不出,奈蒼生何?”
哈。
但,酒,是真不能再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那種方式喝了,畢竟,肝受不了啊。
老子還想多活兩年呢。
不過數日,郭猗再次來訪——這一次,不是何天召請,而是郭猗主動登門。
郭黃門一臉興奮,“雲鶴!你的大作已經傳遍京師了!不得了!真不得了!”
何天一頭霧水:大作?啥大作?
除了殺榮那天的上書,我何曾有過啥“大作”?
哦,我還給握瑜娘子寫過一封長信,情真意切,握瑜娘子沒看,我自己先感動到了,不過,這封信,封緘之後就再未開封,目下,正躺在我的……
“嗐!就是你的那首《留別》呀!尤其是那幾句……嗯,‘寒波淡淡起,白鳥悠悠下’‘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畫’……目下,整個洛陽城,都傳瘋了!”
what?
何天先是愕然,隨即反應過來——
所謂《留別》,是他上一次“遊山逛水”、一時興起唸的一首詩:
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
乾坤展清眺,萬景若相借。
北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鬱崢嶸,了不受陵跨。
寒波淡淡起,白鳥悠悠下。
懷歸人自急,物態本閒暇。
壺觴負吟嘯,塵土足悲吒。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畫。
念這首詩的時候,雲英、雨娥都隨侍在旁,雨娥雖然也識字,但僅是蒙童水準,對家主的吟嘯,沒有太大的反應;雲英的程度好的多,不僅留意傾聽,還主動向家主請問,家主也很耐心、很有興致的為她解釋。
不消說,一定是雲英將此詩記了下來,然後拿到外頭,有意、無意的炫耀:看,這是俺家郎君的大作!
可是,小妞,這其實不是你家郎君的“大作”呀!
唉!我也就是沒同你說明白此詩的作者是誰……也沒法子說明白呀!此詩之作者,還要過九百年才出生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