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很快就曉得皇后的“後手”是什麼了。

皇太后車隊一離開宮城,弘訓宮一個叫東翠的宮女便發舉:

大變之夜,我親眼看見皇太后在一裂帛上書“救太傅者,賞錢三百萬、絹三千匹”字樣,然後交與陶韜。

這個東翠算是皇太后的身邊人,但不曉得為什麼未被帶去永寧宮?

當然,以目下情勢,若本人不樂意隨侍,皇太后亦無法強迫。

至於東翠是真看見還是假看見,是被威逼還是受誘惑,區別都不大。

關鍵是——

原先只有物證,現在人證也有了。

狂瀾再起!

左僕射荀愷上奏:

“皇太后陰漸奸謀,圖危社稷,飛箭系書,要募將士,同惡相濟,自絕於天。魯侯絕文姜,《春秋》所許。蓋奉祖宗,任至公於天下,陛下雖懷無已之情,臣下何敢奉詔?”

何天破口大罵,“奴才!”

這個荀愷,從兄過世,自表赴喪,詔聽之,但他啟程之前,居然造訪楊駿,為其慶生,被傅鹹嚴劾,斥其為“急諂媚之敬,無友于之情”,要求對之“宜加顯貶,以隆風教”。

這件事,最終不了了之,不然,楊駿的臉面就太難看了。

楊駿被誅,荀愷左僕射的位子,卻安然不動,除了其母是宣皇帝女南陽公主外,荀愷觀望風色的本事,更是一流,他第一時間轉向,紓尊降貴,獻策於後輩賈模,行“末位淘汰”之法,入武茂於逆黨,族誅之。

而他同武茂,其實有很深的舊怨。

一石二鳥,這手段!

現在,又拿皇太后來巴結皇后了!

哦,對了,太極殿東堂的朝會上,舉薦衛瓘參政的,就是此君。

瞧人家這嗅覺——簡直是狗鼻子!

荀愷私德不堪,但位份顯隆,又出身天下一等一名族的潁川荀氏,奏章裡的話,也說的頭頭是道,極具殺傷力!

那個“魯侯絕文姜”的典故,用的極狠!

文姜,齊僖公之女,齊襄公異母妹,魯桓公夫人,魯莊公之母。

文姜與其兄齊襄公亂倫而為魯桓公知曉,齊襄公即殺魯桓公滅口。

魯國人擁立太子同繼位,是為魯莊公。文姜乃長期留居齊國,不敢返回魯國。

此所謂“魯侯絕文姜”。

何天立即求見皇后。

但是,他第一次吃了皇后的閉門羹。

董常侍臉上,一團和熙,“皇后偶感風寒——唉,都是那天累著了!太醫千叮萬囑,必須靜攝,這一兩天,是不能見人啦,何常侍,過得兩天,再請見,可好?”

何常侍瞪著董常侍,心說,過得兩天,皇太后的臻首,還在不在她的玉頸上?

賈謐則將何天拉到一個僻靜處,語氣誠懇:

“雲鶴,你現在見皇后,你們兩個,鐵定吵了起來,究竟於事何補?——只有把事情弄的更糟!你稍安勿躁,容我居中替你緩頰,可好?”

賈謐的“緩頰”,似乎有效,第二天,對荀愷上書的批覆下來了:

“此大事,更詳之。”

但何天不以為這代表皇后回心轉意——這不過是“三推三讓”一類的把戲罷了!

果然,有司“更詳之”的結論是,“宜廢皇太后為峻陽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