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奪門(第2/2頁)
章節報錯
火光掠過,大街兩側的銅駝、銅馬、銅龍、銅龜、銅辟邪、銅麒麟、銅天祿,明暗不定,隱隱震動。
這些龐大的銅物件,都是當年魏明帝從長安運過來的。
魏明帝計劃搬到洛陽的古董,並不止此數,在彼時的交通運輸條件下,極耗功費,其中最巨的一件,乃漢武所鑄之承露盤,半途折斷,聲聞數十里;次於承露盤的銅人亦因為太重而不可致,只能留於霸城。
耗費了大半年光景,最終成功運抵洛陽的,就是置於銅駝大街兩側的這班祥獸了,而大街亦以其中最出名的銅駝名——亦漢武為紀念開拓西域而鑄。
數十年來,這班銅獸,默默注視時局世事嬗代變遷,今晚,銅獸有靈,當曉,又要有大變了!
與此同時,楚國六百步軍,在宮城前東西向的大路上,列隊跑步前進。
騎、步匯合於雲龍門前。
雲龍門司馬姓章,也算楊黨,不過,他本人並沒有直達楊駿樽前的資格。
章司馬上前,軍禮相見。
楚王、東安公高踞馬上,火炬圍繞之中,他們本人,以及戴上了鐵面罩的坐騎,都顯得面目猙獰。
公孫宏朗聲宣詔,“……詔楚王瑋、東安公繇屯雲龍門,該部上下,奉王、公命如儀!”
讀罷,將詔書遞了過去,“章司馬,看一看?”
章司馬並不接過,只躬身引頸,略略一瞥,即“啪”一下,腳跟一碰,身子挺直,大聲說道,“臣奉詔!”
隨即又微微躬身,將手一讓,“大王請!卑職引路,請大王巡視內外!”
楚王大笑,“好兒郎!是個機靈鬼!”
章司馬確實是個小機靈鬼。
他想的是:我雖為“楊黨”,楊太傅卻不能說是我的“主君”——我又不是他屬僚;身為臣子,我老老實實“奉詔”,有啥不對嗎?
如是,今夜過後,我大約還是“雲龍門司馬”?
不然,哼哼。
至於別的,幹我屁事啊?
不是每個人都像章司馬這般“老實”。
淮南王允屯司馬門,彼處的楊司馬,面對大國國王,居然還支吾了幾句。
楊司馬姓楊,但不是弘農楊氏,拐彎抹角的同楊駿一個族子連了宗,人前人後,便稱呼楊駿為“族父”了。
楊駿接見過他一次,不過,當著“族父”的面,可不敢介樣叫,還是一口一個“太傅”的。
有了這樣一層關係,楊司馬就隱然以“族父”親信自詡,也因為淮南王十分平和,甚至可以說是客氣,遠不比楚王、東安公那般殺氣騰騰,因此,詔書雖看過了,卻還是要支吾一下。
“大王,這個……司馬門宮禁要衝,換防,是不是……該跟中樞打個招呼?”
淮南王似笑非笑,“不是換防呀!楊司馬還是司馬門司馬呀!咋的?莫不成,楊司馬不大認字?”
口風已經不對了,但楊司馬猶不悟,賠笑說道,“卑職以為,這個,還是應該同中樞打個招……”
“嗤”的一聲,一柄長劍,自他右背刺入,左胸透出,楊司馬瞠目結舌,那個“呼”字,說不出口了。
這個血腥的夜晚,死掉的第一個人。
淮南王嗔目大喝,“還有誰不奉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