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聲看向倉頡,說到:

“前輩,您說這不是我靈竅的威力,那這是什麼的威力呢?”

“這是道脈的威力,不是靈竅的威力。”倉頡說到。

道脈?自從進了邵家的修煉場之後,除了雙道脈,我就幾乎沒有接觸過道脈的概念了,眼下倉頡說我是道脈的威力,這是怎麼回事呢?

“什麼意思呢前輩,我已經有點暈了,道脈,靈氣,這些到底是什麼呢?”我疑惑地問到。

“道脈就是修道之人的根,也就是你完成一切道法的基礎,通俗的來講,就好像你擁有的全部財富一樣,每一種道法需要消耗你一定數目的錢,你的錢總數越多,你就可以使用更多的道法。”倉頡解釋道。

“那按照您的說法,道脈應該是不具備殺傷力的,剛剛我怎麼能用道脈擊毀這棵樹呢?”

“那個比喻只是為了你更好地去理解,道脈其實是不加修飾的道法,也就是最原始的道法,而每一種道法,其實都是將道脈進行修飾和變換,然後才有不同的效果。而對於道脈強大者,可以不加修飾就擊傷別人。比如從你之前的描述中,你的父親就可以憑藉道脈發出聲音,將五絕擊退。”

“原來如此,那也就是說我的道脈也十分強大了?”

“不錯,以你剛剛展現出來的實力,確實十分強大,考慮到你的年齡,應該說你的道脈很大一部分是天生的,這可能與你所謂的修改命格有關係。”

“我明白了前輩,那靈氣是什麼?”

“靈氣就是意志的體現,也可以稱為意志的載體,它與道脈相輔相成,前者主要是精神層面的,後者是身體層面的,只有兩者都強的人,才可以成為舉世無雙的神相。”

聽到神相兩個字,我的汗毛都豎起來了,但是到底什麼是神相呢?奶奶說神相是參透天機的人,通曉天下之事,可是倉頡說靈氣與道脈並舉的人,才能成為神相,可是為什麼提起仁德公,大家更多的稱呼是天道而不是神相呢?

“前輩,神相到底是什麼呢?”

倉頡看著我,笑了一下說到:

“你問的這個問題很有深意,古往今來多少道門中人想要成為所謂的神相或者天道,可是究竟什麼是神相,什麼是天道呢?誰也說不清,要我說,天道是指道門中人修煉到了極點,山醫命相卜,五脈俱全,其實就可以稱為天道了,但是神相則不然,神相沒有止境。”

“沒有止境?”

“對,上古時期,神相需要究天法地,明察秋毫;先秦時期,神相需要學富五車,料敵如神;秦漢之際,神相需要治國有方,養民有術;唐宋時期,神相需要通曉古今,預知未來;明清時期,神相需要進可為從龍之臣,退可當一方神算。上下五千年,神相可以是街頭一位算命先生,亦可以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開國功勳,這就是神相。”

我聽完大受震撼,問了一句可能不合時宜的話:

“那天道厲害,還是神相厲害。”

“此言差矣,天道是工於道法之人的頂峰,神相是心懷天下之人的夢想,沒有誰厲害這一說,只是看你的追求在哪裡。”

“我明白了前輩,多謝前輩指教。”說完,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好了,不多說了,靈竅的修煉最重要的就是思辨,你說話時越注重思考,你的注意力就更加集中,反應到修煉上,你的靈氣也就越充沛,雖然靈竅的修煉不涉及靈氣,但是靈氣依然是靈竅修煉的基礎。”倉頡依舊是一貫地學術性解說。

“前輩,我明白您的意思,這樣我就明白為什麼有含義的字會更容易修煉靈竅了,因為它們更容易因此思考。”

“不錯,但是修道之人講究於無字句處讀書,因此沒有含義的字威力會更大,常先三通鼓的威力想必你也領悟過了,最厲害的其實是第三通鼓,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暗藏殺機,這就是無含義字的威力。但是這並不是絕對的,‘天’的威力不一定比‘啊’小,這是因為修道者的實力和思考境界不一樣,你要做的就是多思考,”

聽完這番話,我似明白又不明白,炎帝將倉頡封於此處,卻並未像之前那樣設定阻撓,正相反,倉頡甚至還會主動幫助修道者練習,應該就是因為靈竅的特殊性吧。

明白了這一點,我對靈竅的認識又加深了一些,如果將靈竅簡單認為是一種道法的話就過於狹隘,這其實可以算的上一種思維方式,屬於修道者的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會嚴重影響修道者的想法和選擇,在今後的成長道路上留下鮮明的個人特點。

“前輩,我已經思考了很多了,您再看我這一次的表現怎麼樣。”

說完,我調集周身血脈,從嘴巴里發出“靈”這個字,大腦在飛快的思考所有我理解到的靈竅的含義。

只聽一聲猶如黃鐘大呂般的聲音響徹山林,面前的樹林劇烈地搖晃起來,幾乎要攔腰斷折了。

“不錯,你已經達到了常先第二通鼓的威力了。”倉頡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