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靈竅試煉(第1/2頁)
章節報錯
“難道真的是我狹隘了嗎?”倉頡低著頭說到。
“前輩,您是中華文化的始祖之一,我絕無半點詆譭您的意思,正相反,是您創造的文字讓我得以學習,明理,只不過時代在發展,您的一些想法可能在歷史的驗證下並非完全正確,但這絕不足以影響您的地位。”我趕緊說到。
“我本以為我創造的文字會永遠跟我站在一起,讓我無論何時,與任何人辯論,都可以戰勝別人,可是今天你的一席話,讓我覺得我所理解的大義有失偏頗。”
“這正說明了您的偉大,您創造的文字不與任何人為伍,只與正義為伍。”
“說得好,倉頡大人,你也不要再自責了,我看這個吳明具備學習靈竅的資格了,你覺得呢?”常先說到。
“嗯,帶他過去吧,我隨後就來。”
“那我的朋友……”我問道。
“無妨,她現在只是進入了睡眠的狀態,你安心去學吧。”倉頡說到。
我點了點頭,跟著常先向後面一處密林中走去,路上無聊,我就問到:
“前輩,一開始我們剛進來就被震暈了是怎麼回事呢?”
“那時候我正在與倉頡製造新的鼓面和鼓槌,還在除錯中,你們就闖進來了,結果就被那個聲音傷到了,好在你會耳竅,要不然可能就受傷了。”
“原來如此,不過您剛剛提到的鼓面和鼓槌,與靈竅還有倉頡有什麼關係呢?”由於我對常先了解甚少,便問起了這裡的來歷,但是不太好意思直接問他,就想先問問關於倉頡的。
“哦?你這樣問,是知道我跟這裡的關係嗎?”常先略帶嘲笑著看我。
“啊,我。”我一時尷尬不知怎麼回答。
“無妨,我的名氣遠遠不如倉頡,這點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但是我的發明你肯定知道,戰鼓。”
“我知道,兩軍對壘之時,既可以鼓壯軍威,又可以震懾對手,這是您的發明嗎?”我驚訝道。
“不錯,當年我打獵回來,隨手將獸皮搭在樹杈上,誰知風吹日曬後,獸皮收緊裹住了樹杈,我閒暇時隨便敲打了幾下,聲音雄渾有力,充滿氣勢,但是這種鼓不太結實,往往我一用力就壞掉了,後來是九天玄女託夢於我,告訴我以夔牛皮蒙鼓,用雷獸的骨作為鼓槌,一敲起來,地動山搖,威力無窮。”常先一邊說,一邊比劃到。
“夔牛和雷獸是什麼?”我不解地問到。
“兩種巨大的生物,可以發出如雷般的聲音,後來我成功獲得了這些材料,所製作的鼓,著實不同凡響,聲音高亢而雄渾,當年黃帝大戰蚩尤之時,我的戰鼓可是發揮了巨大作用。”
“厲害厲害,想不到前輩雖然外貌粗獷,但是製作的東西卻獨具匠心啊。那倉頡前輩呢?”我疑惑道。
“倉頡造字,將靈竅發出的聲音形象化,你學會了那麼多的道法,自然聽說過靈氣吧,但是靈竅因為門戶洞開,雖以‘靈’字冠稱,在學習與使用中,卻無半點靈氣可用。”
因為鼻竅上有很詳細地記載嘴巴不能感受靈氣,因此這其實在我意料之中。
“是因為嘴巴是吃五穀,食六畜的地方嗎?”我小聲地問到。
“你從哪裡看到的。”常先突然漲著臉說到。
“鼻竅。”
“哼,那都是胡亂寫的,你不要信。”
“好好好,我不信,那靈竅怎麼學習和使用呢。”我趕緊附和道,生怕他不教我了。
“用文字。”常先說到。
“文字?”
“對,文字可以將靈竅聲音具象化,你與五絕交過手,北絕怎麼攻擊對手的?”
我開始回想之前老爸與他交手的場景,說到:“他第一次說的是‘滾’,後面說的是‘啊’,最後還在身上貼了一些道符,然後他的攻擊就變得更厲害了。”
“道符?你前面說的還是我們靈竅範圍內的道法,但是道符可能就是其他門派的了,我們沒有透過道符提高靈竅威力的。不過如你所見,北絕也是透過模擬聲音或者是使用有含義的字來進行攻擊,這就是靈竅的控制方法。”
“那不就是隨便亂叫嗎?”我哭笑不得地說到。
“差矣,不僅不是隨便亂叫,還有章可循,越具象的字,比如北絕說的‘滾’,殺傷力就小於他後面的‘啊’,這是因為靈竅還是以靈為先,越具體便越俗,越縹緲便越雅。”
“那具體是怎麼去控制呢?”
“這要靠你自己悟了。”說著話,我們來到了叢林深處,我看到了一張巨大的獸皮和幾根碩大的骨頭。
“這是……”我指著這些問到。
“這是夔牛皮和雷獸的骨,之前我和倉頡就是要用它們製造戰鼓,同時靈竅的修煉也離不開它們。靈竅的修煉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感受巨大鼓音的靈氣變化,因為你已經學會了耳竅,這一步對你來說會很容易;第二步是透過靈竅發聲,模仿剛剛感受到的靈氣,這個過程中,越具體的字越容易模仿,越抽象越無實意的字,威力越大,但是也更難去模仿。”
“什麼叫模仿靈氣呢?您剛剛不是說靈竅沒有靈氣嗎?”我不解地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