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道脈與靈氣(第2/2頁)
章節報錯
看到這一幕,我加大了血脈和聲音的強度,希望可以將它們全都震斷,誰知這樣一做之後,威力反而變小了,我問道:
“前輩,這是怎麼回事呢?”
“很簡單,你的思維變簡單了,想法浮於表面,自然威力就變小了,甚至都不如你之前的威力。”
我恍然大悟,又試了幾次不同的字,終於將整片山林震倒了。
“厲害啊,倉頡大人,這個吳明做得不錯啊。”一旁的常先說到。
“嗯,是不錯,但是比北絕還差一點。”倉頡說到。
“可是剛剛對鼓聲的領悟吳明可是遠遠快於北絕啊。”常先說到。
“可是北絕最後領悟到的是‘鐵斧難開山,水滴能石穿’,這幾乎就是靈竅的核心了,聲音的大小不是關鍵,思想的持續性才是最重要的。”
我聽完常先的話本來特別開心,誰知倉頡的一番話讓我也陷入了思考,我問到:
“北絕竟然能想到這一層?我想到的只是聲音最本質的感受。可是看他的樣子也不像是聰明人啊。”
“差矣,聰明之人往往是自作聰明,有一種聰明叫大智若愚,北絕雖然不是常人眼中的聰明,但是他善於思考許多自然之事,因此可以將靈竅發揮到極致,但是他後來似乎有些偷懶,學了獅吼功,開始將道脈融進靈竅之中,這樣雖然發動道法更容易,但是威力會小很多,希望你出去之後,可以幫我將他點醒。”
“您的意思獅吼功不是您教的?”我本以為可以在這裡學會獅吼功,誰知竟然不是倉頡教的。
“當然不是,可能是一些山術高手教的吧,不過他倒也聰明,能想到將兩者結合起來,如此一來,靈竅的難度就大大降低了。”
“倉頡大人,您可太偏心您這位徒弟了。”一旁的常先說到。
“徒弟?北絕是您的徒弟?”我瞪大了雙眼看著倉頡,怎麼也想象不到一個如此老學究式的高人,會收北絕那樣的人為徒,難道真的是我以貌取人了?
“不錯,所以我才想請你幫我點醒他。”
“沒問題前輩,只是北絕十分厲害,我需要學會封印靈竅的能力。”我故意說到。
“你是不是一直都想說這句話啊。”常先又露出那種嘲諷的表情說到。
我沒有理他,看著倉頡說到:“若無封印之術,別說點醒北絕,我連靠近他的機會都沒有,他們兄弟五人聯手,我父親和五爺爺一起都打不過,因此前輩您一定要教給我如何封印。”
“唉,罷了,沒什麼好堅持的了,當年神農氏將我封在此地,本就是希望我幫助修煉者掌握道法,這也是七竅封印中唯一一個沒有人為設定障礙的道法,我教給你便是了。”
我一聽趕緊說:“多謝前輩,我出去以後,一定點醒北絕。”
“靈竅的封印其實十分簡單,之前常先說靈竅是用來食五穀,誦典籍,傳道義的,其實不然,反倒是你之前說的很對,靈竅之所以無靈氣可言,是因為靈竅是用來吃五穀,食六畜的地方,萬物皆有靈,靈竅殺氣太盛,靈氣無法外洩,但是如果靈氣一直進入靈竅,那麼靈竅就無法發聲,比如你吃飯塞得很滿的時候,其實也就無法說話了,這其實就是一種所謂的封印。”
我恍然大悟,原來封印靈竅的辦法就是一直調集靈氣進入靈竅,趕緊問到:
“前輩,那需要用哪裡產生的靈氣呢?是目竅集中的靈氣,還是鼻竅嗅到的靈氣,還是耳竅捕捉到的靈氣?”
“你學的還真多,其實靈氣都是源自於你的內心,所以無所謂是哪裡產生的,只要能為你所用,就可以成為你的武器,真正的神相或者天道,一滴水聲或者一處陰影都可以成為他的武器。”
“我明白了前輩。”
“今天你學會了靈竅,也就意味著你已經完全掌握了七竅封印了,七竅封印雖然是千古神術,但是傳承至今,其實風水界已經有了諸多相剋之法,你此後行事要更加小心,小心遭到反噬。”
“多謝前輩指點,晚輩一定時刻銘記。”
“嗯,這面鼓你帶走吧,但是不是給你的,是給北絕的,我看到伶倫給了你一張琴,我作為他的師父,理應給他一些幫助,你還沒有去過最後一個洞吧,作為酬勞,你去最後一個山洞的時候,我允許你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