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金鳳台百官宴飲 孝瓘初見斛律金(第1/2頁)
章節報錯
公元558年(天保九年),高洋下詔,尚書令、長廣王湛錄尚書事,尚書左僕射楊愔為尚書令,驃騎大將軍、平秦王高歸彥為尚書左僕射。
高洋消沉了一段時日,終於發生了一件事讓他開心起來。擴建了三年的鄴城三臺終於完成了。
早在曹魏時期,曹操就在鄴城建了三臺,用作宴請文人騷客,和儲存兵器糧食等。經過數百年風吹雨淋,三臺已有些破舊,因此高洋發丁將三十餘萬在舊基上加以擴建,並大起宮室及遊豫園。
如今三臺擴建完成,高洋分別命名為金鳳台,聖應臺,崇光臺。
三臺之中,金鳳台居中,為主臺,最為壯觀。臺上亭臺樓閣鱗次櫛比,有房屋兩百間,還有水堂龍舟、騎射戲園,吃喝玩樂之處應有盡有。高臺之上又建五層樓,高十五丈,樓頂又造了一隻兩丈高的銅鳳,鳳翼舒展,如翱於長空。
其餘二臺聖應臺居南,崇光臺居北,皆高十二丈,有屋皆百餘間。崇光臺中還建有冰室,用來儲備皇室用冰。除此之外還有石墨室、粟窖及鹽窖等,以備不時之需。
三臺氣勢恢宏,各相距六十步,以飛橋相連,合為一體。距鄴城六七十里外就能看到樓宇巍峨矗立,直入雲霄,彷彿天宮仙境一般。
三臺建成,高洋心情大好,下詔要在金鳳台大宴群臣,京官六品以上皆可參加。
宴飲之日,群臣皆來道喜。大殿之上衣香鬢影,觥籌交錯,絲竹管絃之聲不絕於耳。
高洋暗自高興,終於可以肆無忌憚的大喝一場了!他舉著酒杯,有些迫不及待,“建高殿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曹植登臺賦。昔日魏武修三臺以昭平定四海之功,如今朕將其擴建,廣招天下賢才聚之,共謀宏圖霸業,一統九州。今日新宮初成,朕與百官同賀!”
說罷,高洋一飲而盡,戒酒許久,如今再飲,如久旱逢甘雨一般,真是通體舒暢!
群臣皆舉杯與陛下同飲。
喝完一杯,侍女又將酒盞滿上。
高洋端起酒盞,來到坐在左側第一位的大臣面前。
“太師常年東征西戰,勞苦功高。如今太師之子又固守邊關,保家衛國,實乃國之棟樑。朕敬太師一杯,有太師在,齊國定會堅如磐石,穩如泰山。”
此人正是當朝太師斛律金。
說起斛律家族,當真是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街頭的娃娃都知道斛律家男兒各個驍勇善戰,出將帥之才。
到了斛律金這一輩,正趕上高歡起兵,於是斛律金一直跟在高歡身邊。
他性格耿直,善於騎射,長於用兵,能“望塵識馬步多少,嗅地知軍度遠近”(《北齊書·卷十七·列傳第九》,曾救高歡於戰亂之中,是高歡最為信任的人,也是最為得力的部下。
高歡死後,斛律金同樣受到高澄、高洋禮遇,婁昭君更是多次登門拜訪。高洋封斛律金為咸陽郡王,兼任刺史諸職,駐守肆州。
每年秋天,斛律金從邊塞回京面聖,春天再回到邊塞,因此人們稱他為“雁臣”。
天保四年,斛律金年事已高,不宜久居邊塞,於是高洋以太師身份將斛律金召回,後又升為右丞相。
虎父無犬子,斛律金長子斛律光善騎射,以武藝知名,曾一箭射中展翅高飛的大雕,正中要害,人稱“落雕都督”,戰無不勝。與周國作戰,奪取周國四戍,大敗周軍,官拜晉州刺史。
次子斛律羨,字豐樂,機智靈敏,擅長射箭,頗受重用,任徵西將軍,另封顯親縣伯。
可以說一門三父子,各個是將才!
後來,高洋還將自己大哥的女兒義寧公主嫁與斛律光之子斛律武都。行聘禮當日,高洋跟隨太后婁昭君親臨斛律家,皇后、太子以及諸王等也一同前來,恩寵無人能及。
如今,斛律金坐鎮朝中,兩個兒子斛律光和斛律羨駐守邊關。
斛律金舉杯:“老臣謝過陛下。陛下英明神武,臣萬萬不敢居功。臣能得先帝和陛下賞識,是臣之幸,如今臣雖過古稀,但若陛下有令,臣定當再提槍跨馬,萬死不辭。”
“有太師在,朕很放心。”
二人舉杯,一飲而盡,高洋又依次敬了太傅、太保等德高望重的老前輩。
酒過三巡,斛律金等老臣年紀大了,便都告辭先行離開。
孝瓘安安靜靜的坐在大殿角落裡,偶爾和同僚說上幾句,小酌幾杯。但是目光卻一直沒離開過席中的斛律金身上,百官之中,他最為仰慕的便是斛律金。從小到大,他聽過的祖父和父親的事蹟中,都少不了這位老太師的身影,但是因為他人微位卑,老太師又久居晉陽,所以一直沒有機會拜訪。今日得見,孝瓘心中十分激動。
這會見老太師要起身告辭,孝瓘立即從側門走了出去。
斛律金從殿內出來,步挽車就停在殿門口,這是高洋特許的,僅此一人。
走到車旁邊,斛律金就看到有一個少年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少年身姿挺拔,相貌俊美,站的不遠不近,既不會讓人以為是故意在等他,也不會讓他看不見。
“晚生高孝瓘見過太師。”孝瓘躬身施禮。
孝字輩的應該是文襄帝的孩子,老太師點了點頭算作回應,未做停留便上了步挽車。
老太師身邊的人冷漠的看了一眼孝瓘,想要巴結太師的人多了,他早就見怪不怪了,若不是這少年生的好看,都不會看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