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信宮在婁昭君的宣訓宮右側,是皇后李祖娥的寢宮。

李祖娥是高洋的結髮妻子,出身於趙郡李氏。自漢朝以來,趙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被稱為中原漢族中的四大名門望族,其中以趙郡李氏為首。各家族之間、與皇室之間都相互通婚。

當年高歡為長子高澄求娶魏朝公主元仲華,與皇室聯姻,又為了得到世族支援,為次子高洋求娶李氏女子李祖娥。

可這莊婚姻卻不被他人看好,高洋身材矮小,相貌醜陋,看上去還痴傻不堪,李祖娥卻天生麗質,花容月貌,怎麼能相配?因此眾人十分憤懣,一時之間天下皆為李祖娥抱不平。

好在高洋對李祖娥卻是情深義重,寵愛有加。高洋稱帝后,高氏一派地位漸高,尤其是早些年跟隨高家父子征戰的人。李祖娥母家雖然聲望高,但在朝中卻沒有實權。因此眾人勸高洋立出身勳貴於大臣之家的段昭儀為後,然而高洋排除阻力,執意立結髮妻子李祖娥。

李祖娥為高洋生育兩子一女,長子高殷,太原王高紹德和長樂公主高寶德。

昭信宮內青羅縵帳,香氣縈繞,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稀奇珍寶,當真是熠熠生輝。

此刻,李祖娥正坐在榻上心不在焉的聽著宮人向她彙報太子高殷的飲食起居。

只見她身著絳紅色百花飛蝶常服,烏雲高綰,珠翠搖曳。雖已年過三十,但肌膚依舊瑩白似雪,面若芙蓉出水。端坐在那裡,就像一朵盛放的牡丹一般,美豔高貴,令誰見了都要感嘆一句傾國傾城。

太子飲食起居與往常無異,李祖娥擺了擺手,示意宮人下去。

這時,一直站在李祖娥身後的宮人開口了,“娘娘似乎有心事?”

李祖娥回過頭來,拉著那宮人的手,讓她也坐到榻上。那宮人也不見外,坐在了李祖娥旁邊。

李祖娥道:“姑姑,我這心裡總是七上八下的,有心擔心。”

原來這宮人是李祖娥的同族姑姑,也是高澄的妾室,名叫李昌儀,出身趙郡李氏的西祖房,祖父和父親都是朝廷命官。

李昌儀長得美豔動人,頗俱文采,又善於騎射,文武雙全。在嫁給高澄之前,和侍中高慎相愛,然而高慎已有家室,李昌儀不甘心做妾,高慎便休了原配,娶李昌儀為正室。然而這原配夫人是崔暹的親妹妹,崔暹又是高澄的親信,為了給崔暹出氣,高澄不僅為崔暹的妹妹另擇高門,還處處打壓高慎,甚至將李昌儀騙去府中百般調戲,李昌儀抵死不從。高慎不堪受辱,一氣之下投靠叛國出逃,以至於後來戰敗,家破人亡。

而李昌儀原本依律當斬,可是行刑當日,高澄卻穿著華麗的服飾出現在刑場,擺出勝利者的姿態居高臨下的看著滿身汙垢的李昌儀,說:“今日若何?”

李昌儀別無他路,只好委身高澄,做了妾。高澄死後,便跟在了李祖娥身邊。

李昌儀道:“娘娘擔心何事?”

李祖娥嘆息一聲:“前些時日,哥哥在朝堂之上遭陛下訓斥,太子又不得陛下歡心,我擔心李家在朝中的地位會不保。”

李昌儀道:“娘娘不必多慮,陛下與娘娘夫妻情深,不會負了娘娘。”

李祖娥還是愁眉不展,“可我總覺得有些心神不寧。”

李昌儀笑道,“娘娘若還是擔心,不如去看望陛下。”

李祖娥聞言,大喜,“姑姑說的是。”

與其在這裡擔心,不如去打探一番。於是趕緊著人煲了羹湯,親自給高洋送過去。

李祖娥領著宮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昭陽殿偏殿,沒想到卻撞見了高洋正抱著薛嬪飲酒做樂。

李祖娥壓下心中怒火,“臣妾見過陛下。”

薛嬪見皇后娘娘來了,起身見禮:“臣妾給皇后請安。”

李祖娥厭惡的瞟了一眼薛嬪,沒有理她:“陛下今日因何如此高興?”

高洋喝了酒,通體舒暢,指著薛嬪醉醺醺的說到:“朕有佳人,能歌善舞,如何能不樂呢?”

李祖娥道:“薛妹妹入宮多年,技藝倒是沒忘,反而越發嫻熟了。”

薛嬪聞聽此言,心中對李祖娥暗自諷刺自己不滿:“臣妾能為陛下解憂,是臣妾的福分。”

一個妾室,仗著陛下寵幸,居然敢如此和自己說話。李祖娥冷笑:“妹妹還真是有福分,想必當年妹妹也是如此為清河王解憂的吧”

薛嬪在入宮前,曾入清河王高岳家獻舞,高嶽乃是高歡的族弟,早年曾撫養高歸彥,對高歸彥十分刻薄,高歸彥懷恨在心,因此屢次向高洋進言高嶽有不臣之心,高洋不疑有他,於是將高嶽殺害。

高洋雖然寵愛薛嬪,但卻一直懷疑高嶽和薛嬪的關係,此時聽到李祖娥提起此事,立刻十分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