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岳父來了(第3/3頁)
章節報錯
他說:“而今國庫空虛,我大明已經經不起兩面同事作戰了,只能先把兵力集中剿滅中原的流寇,如此方能安定後方,待中原流寇掃滅乾淨,再騰出手來跟關外的韃子決戰,這樣才是取勝之道。”
“非也,國庫雖空,但是邊防歷來便是國家軍事首重之地,若邊防虛弱,關外的敵人就要打進咱們大明的國土,蹂躪咱們大明的百姓,到時候邊關糜爛,京師又何以自保,陛下又何以自保,祖宗宗廟更何以自保?”
兩人意見不一,頓時開始爭吵起來,爭吵了一會後,盧象升摔門而去。
楊嗣昌也是生了一肚子的氣,僕人端著飯食進來喊他吃飯他都沒心情吃,反而對家丁說:“今晚休息一天,明天一早動身去袁州!”
......
莫謙這個女婿絲毫不知道自己的老丈人已經到了南昌,他現在正在袁州安心生產。
自打攻下高安之後,莫謙便休兵休戰了。
他開始鞏固自己的根據地,各府各縣他都去視察了一遍,把各府各縣均田策的政策全面的考察了一番。
另外,他還下令要求各鎮各村都要訓練民兵,農民們在農閒之時都要拿起武器操練。
這個制度有點類似於後世的預備役,建立民兵組織的主要目的就是為部隊培養後續人員。
隨著地盤越打越大,莫謙也知道未來死的人會越來越多,士兵死後必須得有新人補充進來,而往往在一場戰爭中,失禮的一方一旦短時間內不能組織足夠的兵馬,那是非常有可能潰敗的。
莫謙為今後打大戰惡戰率先做了準備,那就是在各村各鎮練民兵,只要是成年男子,年齡在十五至四十歲,在農閒之時都要拿起武器訓練。
各鎮各村莫謙都派了一名老兵前去指導練兵,僅僅訓練了三個月的時間,莫謙便練出了十萬民兵。
四府之地練出十萬民兵,這數字已經非常巨大了。
十萬民兵又不用他莫謙出錢出糧來養,只要讓他們農閒時操練幾番,有了軍人的底子,等到戰場需要補充兵源的時候,他們便是一名基本合格的戰士。
此外,莫謙還親自在袁州府建立了一所學校,這所學校不同於以往的私塾書院之類的教四書五經這種書,而是教如何行軍打仗。
莫謙自己親自擔任校長一職,他要求軍中百戶以上的軍官,所有人都必須到學校參加學習。
學習的內容很多,首先就是練體力,其次就是識字讀書,最後便是學習戰爭的戰術。
莫謙把這些中層軍官全部叫到學校,給他們灌輸思想,第一思想便是一切行動聽指揮。
經過短短半個月的學習,這些軍官已經完全可以做到令行禁止,而且對莫謙的命令會不折不扣的進行。
在學習思想的同時,莫謙還給他們上軍事課,他給這些百戶千總參將級別的將領們灌輸了一個思想,那就是——打仗必須身先士卒,決不許龜縮在後面怕死。
所謂將有必死之心,則士無貪生之念,一支軍隊,如果將領縮在後面貪生怕死,那這樣的軍隊怎麼可能會有戰鬥力。
此外,莫謙還把運動戰的方法教給了他們。
所謂運動戰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除非必要,絕不做拿雞蛋去撞石頭這種蠢事。
十二初八這一天,莫謙照例在學校給這些軍官們上課,忽然外面進來一人,轉頭一看,居然是已經出門幾個月的親兵劉五。
劉五一進來在他耳邊說道:“大帥,您的老丈人來了!”
莫謙一聽是楊嗣昌來了,當下不敢耽擱,把課程交給了文化老師,自己騎馬回了府衙。
回到府衙後署內,只見自己的老婆拉著一名頭髮有些許花白的五十歲左右的老人的手在那哭哭啼啼的。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