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6章這就是護城河(第1/3頁)
章節報錯
開荒工作的第一步,修築灌溉系統。
葉青的計劃是修築一條十米寬的人工河。
這條人工河,從磚瓦場直通部落所在的沙洲,長度大約七八里。
透過這條人工河,將水庫的水引到部落。
然後,圍繞著部落所在的沙洲,再修築邊長4裡的一圈方形河道。
兩者連通,便組成了一個完整的灌溉系統。
雖然現在的河溝水網,也能灌溉,但灌溉需要汲水,那會浪費大量的人力,即便使用水車,人力一樣也免不了。
因此,灌溉系統,水位必須要高於稻田。
灌溉時,開閘放水,水自動流到稻田裡,省時省力。
修築這樣一套灌溉系統,工程量方面,葉青也計算過。
計劃河堤的高度兩米,頂度4米,底寬8米,長度算8裡,河堤是兩條,就是16里長。
土方量算下來將近10萬方。
環繞沙洲的環形河道的修築,採用同樣標準。
雖然環形河道總的長度是人工河的兩倍,但環形河道只需要修築外側的一條河堤就可以,內側利用沙洲較高的地形,並不需要修築河堤。
所以,土方量也是10萬方左右。
那麼總的土方量是20萬方。
工期多久呢?
河堤的修築和大壩的修築完全不同。
大壩為了堅固,要用黃土,要夯築。
而河堤要求就不需要那麼高了,因此修築方法也簡單的多。
河堤的修築完全用不著夯築。
修築的時候,直接取用已經半乾的沼泥,將半乾的沼泥切成塊,然後在河道兩岸整齊地堆碼。
堆碼時,用腳將沼泥踩一踩,踩平,踩結實,讓沼泥結合緊密,粘在一起。
幹了之後,便是完美的河堤了。
也不用擔心堅固的問題。
修築的時候,堆一層沼泥,鋪一層乾草,河堤的堅固度就完全足夠了。
沼泥的取用也非常的方便。
這個時候是枯水期,沼澤、水窪大多已經乾涸,半乾的沼泥多的是,隨處都可以取用。
這套灌溉系統也不完全是另起爐灶,這片地帶,河溝、水網密佈,可以借用的天然河道,極其地多。
有這些天然河道的存在,需要挖掘的地方少之又少。
基本上不需要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