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高出其他河道一些的灘塗,在兩邊將河堤修築起來後,也就變成了河道。

雖然這處河道淺了點,但對人工河將來的水位來說,也沒有什麼大礙。

而這樣的地方很少,即便是挖深一點,也用不了多少工夫。

這就大大減少了工程量。

綜合算下來,整個灌溉系統修築的時間,也就二十多天,一個月都不要。

這套灌溉系統修好之後,作用可就大了。

灌溉方面,可以說是一勞永逸。

上游水庫,儲存的水量,對部落的用水量來說,幾乎算是無限的。

無論多麼乾旱,灌溉部落區區幾千畝水田的水量,任何時候都不會缺乏的。

所以,旱災是不用擔心的。

像去年的那種澇災也不用擔心了。

開墾出的水田,全都位於沙洲周圍。

這裡是除了沙洲之外最高的地形了,再大的洪澇也淹不到這裡來。

另外一方面,這套灌溉系統,在運輸、交通上,作用也是極其巨大的。

人工河道,就是一條高速水道啊。

大壩山腳下的制磚場,會是部落以後的加工中心,動力中心,是部落發展的心臟。

這樣的地方,自然是要和部落本部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這條人工河道,就是兩者間的一個紐帶。

在以後,制磚場和部落之間的運輸,絕對是極其繁忙的,運輸量也會是極其龐大的。

磚瓦場燒製好的磚瓦,鋸木廠鋸好的木板,採石場加工好的石材,以及山上砍伐回來的木材和竹子等等,全都需要運輸回部落。

這條人工河道,無疑就是最好的運輸通道。

等船造了出來,這條人工河道上,必然是船來船往,一片繁忙的景象。

而人工河道的兩條河堤,同樣作用巨大。

這就是兩條高速公路。

有這兩條又平又直的高速公路,人員和牛車的來往,絲毫不是問題,也極其的安全、快速。

為防止河水沖刷侵蝕河堤,今後還會在人工河的兩岸河堤上,大量栽種柳樹來護堤。

等柳樹生長起來之後,兩條河堤,便是兩條林蔭大道。

走在這樣的河堤上,感覺就一個字,美!

這條人工河道,就是一條大動脈,把制磚場和部落這兩地緊密的聯絡在一起。

而部落所在環繞沙洲一圈的環形河道,作用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