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探查底細(第1/2頁)
章節報錯
古代人結婚生子的早,雖然說是這個大娘那個婆婆的,其實也都屬於四五十的壯年期,幹慣了農活,身子骨都很硬朗。
唯一麻煩的,也就是孫子孫女比較多。
好在村裡一向抱團,不許外人進出,村裡的娃娃只要是能跑能跳的,就多半是處於放養狀態了。
為了讓村裡的這些女人們做工沒有擔憂,餘卿卿勢必要將清水村的第一所幼兒園建立出來。
地址就定在養雞場前方的員工生活區處。
餘卿卿託村民們先做一堆小桌子小板凳出來。
村民們的手藝雖然沒有何家的好,但是簡單的桌椅板凳是可以做出來的。
剩下的就等以後慢慢規劃。
發酵基的初步發育需要七天的時間,所以還不急著挑雞仔兒。
餘卿卿下了山,找去了袁家,說讓她們一家,再找幾個會針線的媳婦,做六十套工作制服出來。
說是制服,其實也就是統一的圍兜、護袖和頭巾,並不複雜。
又去縣城的文掌櫃家,定了六十六個木牌子,當作甲乙丙丁四個組的工作牌。
一切事情,都在有序的安排著。
老餘帶著牛車一趟趟的從縣城裡搬生石灰回村裡。
沒辦法,山中潮氣重,最近雨水也不少,雖然家中房子是架空+防潮層,但主堂和倉庫都是需要生石灰防潮的。
這種東西有備無患,多準備點準沒錯的。
此時,縣城的人們,尤其是沒事愛讀點閒書的小資產階級分子和無產階級知識分子們,正為了閒時書店新出的一本畫冊瘋狂打call。
前幾日,閒時書店專門讓夥計在門口迴圈不間斷地嚷嚷:
“新出的畫本到了呦,新老客戶都來看看!”
風雅公子的風月江湖志熱度還沒有消減,就聽聞又出了新的畫本,大家都覺得稀奇,這風雅公子的更新效率槓槓的哇。
進店一看,才發現並不是風雅公子,而是什麼“知憂夫人”的新作。
一部分人覺得失望,看了眼封面就走了。
然而等他們知道這畫本有多好多稀罕的時候,已經買不著了,一個個後悔得拍大腿。
幾乎每個翻開《魯濱遜漂流記》的人,都會忍不住買一本回去。
一是內容精彩,引人入勝,二是畫工精湛,栩栩如生。
不光是看,能拿來作為收藏都是極好的。
加印的五千本,大部分是留在京城等地銷售的,臨水縣城裡一共只有五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