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晌午了,大家各自散去,給自家漢子娃子做飯去了,清水村初次小型招聘會也圓滿落幕了。

餘卿卿翻著她哥哥手寫了一上午的名冊,忍不住嘖嘖稱歎:“果然還是古代人的字更好看,更有風骨一些。”

餘其凌:“古代人?”

餘卿卿:“哈哈,不是,我是說哥你寫得字頗有古意啊,哥,你聽說過王羲之王獻之嗎?”

餘其凌左右細想:“並未聽聞,大概是我學疏才淺吧。”

餘卿卿:聽聽這謙虛的!過了!再過就凡爾賽了!

餘卿卿說:“我看哥哥你對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有機會我找幾本字帖給你揣摩揣摩。”

餘其凌笑著點頭。

餘卿卿猜她哥應該就喜歡她時不時給他個小驚喜這個勁兒,現代那些小姑娘們都喜歡。

小余李氏她們也讓兒子收了桌椅,回去煮飯了。

家裡男人多,女人也不少,男女分桌而食,桌上的菜倒是都一樣,甚至因為餘卿卿在姑娘這一桌,好吃的,還擺的多一些。

因如今,家中大部分的糧食都是老餘準備的,雖然老餘說盡管放開了吃,小余李氏她們卻捨不得浪費,飯菜仍就簡單的做,只不過比之前在老宅的伙食顯然要好了不少,幾個男娃娃都吃得滿嘴流油,頭也不抬。

吃好了,一群人在餘卿卿的帶領下,結隊去養雞場觀望。

村裡人在老餘的授意下,是先緊著養雞場先建的,其次才是建平房、挖地窖。

養雞場的地方比清山院稍稍低一些,也遠一點,是餘卿卿挑選的另一塊較禿的地盤兒,已經禿了一陣子的地方,水土也比較穩固,不會出現溜坡的事兒。

樹木多的地方,就儘量保證原樣,餘卿卿可不想好不容易房子建好了再來一場泥石流之類,承受不住的。

往下邊兒走的路上,最前面是一大長排的平房,作為以後的員工生活區。

這片兒比較還算寬敞,平房前方還有一大片青磚鋪就的廣場,邊上圍了一圈的樹,很靜謐。

往前走是員工辦公區,說白了也是幾間大平房,有開會的辦公室、有存放工具的儲物室還有幾個休息間。不過這些都是餘卿卿自己想好的,建才建出來一個牆胚,目前啥都不是。

往後面才是重點區域,也就是餘卿卿的集中養殖基地和散養基地。

集中養殖房建了三間,按照之前的規劃做了通風、保溫、淨道、汙道,養殖籠建了有三層,每層下面都建了個夾角滑坡式的小“屋頂”,這樣每層的雞糞就可以順著坡直接滑落到最下方的糞便道里,方便統一處理和清潔。

散養的廠房則比較簡單,四周道路設定高了半米,中間一片凹下去的深坑,是用來填放發酵基的,也是三間。

之前餘米收集了一個村的材料都剪碎了填坑裡了,一共有三個坑,都填的滿滿當當。

村裡人每天圍著看,有時候還上去踩幾腳,幫忙踩實一點。一個個都好奇死了:這到底是什麼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