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拖延、緊張和焦慮(第1/2頁)
章節報錯
鍾醫的話引起了大家的反思。
第一次有人告訴他們,憤怒不是不好的情緒,也可以正面面對它。
第一次有人告訴他們,我不給出你們發洩的方式,因為這是你們人生必須要面對的課題。
第一次有人告訴他們,原來憤怒背後有這麼多原因、有這麼的選擇、有這麼多理解。
這些,都是從前書本上學不到的,瞭解不到的東西。
同學們看鐘醫的眼神特別的炙熱,一副要把鍾醫當成人生導師的模樣。
“原來我動不動生氣不是因為我很差,而可能是因為我是有一個有正義感的人。”
“以後我生氣了,我就去找個地方狂跑二十圈,跑完之後再去想如何解決那個問題。”
很多人在聽完了鍾醫的話之後,別有感悟。
“這個問題可以用在解決醫患矛盾上。”楊國棟很快的聯絡上了實際。
“楊局長,別想太遠。我現在想的都是如何發洩自己的情緒了,你要曉得,我們這些當院長的也不容易。上面有檢查,下面有醫生護士,外面有病人,回到家還有老婆孩子。一天想不生氣都難啊。”一個院長訴苦道。
“我沒你那麼多想法,我只想讓鍾院長去給我老婆講一課,讓他曉得什麼是發洩,什麼是看待問題。不要動不動就生氣。”
“哈哈哈哈哈哈。”
眾人調侃歸調侃,但是看向鍾醫的眼神,已經從俯視慢慢的變成平視甚至仰視了。
他們再不以鍾醫的年紀作為小看他的藉口了。
學無先後,達者為先。
鍾醫在這一條路上,已經領先他們走了很遠很遠。
“好了,憤怒的情緒我們已經說完了,我現在來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遊小春把話題又接了過來。
她用親和的聲音緩緩的講道:“在離我有點遠的撒哈拉沙漠中有一種土灰色的沙鼠。它們在乾旱時節來臨之前,會拼命的儲存食物,準備度過一個可怕艱難的乾旱季節。
它們忙碌辛勞的在自家洞口進進出出,滿嘴都是草根,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當成四十八小時去工作,去苦累。
可是我們人類研究人員卻發現一件特別讓人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沙地上的草根,明明已經足以使它們度過可怕漫長的乾旱季了。
沙鼠還是拼命的工作,工作到必須把所有的草根搬運道窩裡才能安心下來,感覺到踏實。不然他們就躁動,會走來走去,也就是我們說的焦躁不安。
我們反觀一下我們的行為,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什麼來情緒?”
遊小春竟然主動的跟同學們提問題。
“焦慮。”
“也有不安吧。感覺它們生活的沒有安全感。”
“我卻看出了勤奮啊。不過他們也的確很沒有安全感。”
同學們一個個的說著自己的感受。
“好的。我評價不了同學們回答的對錯,我只能說說我的感受,我從沙鼠身上,看見了曾經的我自己,當我陷入焦慮狀態時候的感覺,那個時候我也是在做一些累贅的事情,看似很重要,其實也就還好。我也會把很多問題看得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