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拖延、緊張和焦慮(第2/2頁)
章節報錯
比如有時候我的病人隨口說連句話,我就會焦急萬分,坐臥難安。甚至我都會在腦海中浮現出一些不好的場景或者結局。”
遊小春結合自己的例子說道。
“好像是那麼一回事情。我也有這個時候。”同學們紛紛張同道。
這一次,很多院長都開始輕輕扭動了身體。
終於,有一個院長開口說道:“我其實也有這種感覺,我中覺得壓力太大。總想要找一些事情去做。有時候啊,我也總擔心我醫院裡面來一個不治之症或者沒錢的病人。說個切實的經歷,有一次我看見一個病人啊,那個病人狀態可能不太好。
結果我腦子裡面就想東想西的。
哪一次啊,我頭暈、冒汗、心臟跳得飛快,喘不過氣來,甚至有一種要是的感覺了。我連忙去檢驗科檢查。
結果你們猜怎麼著?”
“怎麼著?你什麼事都沒有?”其他院長說道。
“對。就是什麼事情都沒有,檢查血液、心臟、腦供血等等一系列下來,只是發現我心臟略快的跳動了,其他的一切正常。後面我們醫生給我開了幾片谷維素,吃上就要好一些了。不過現在啊,我都還有那個毛病,時不時都緊張。”這位院長心有餘悸地說完。
眾人聽著他的講述,其實大家或多或少都面臨了這樣的問題。
醫療資源比較匱乏,醫生們每天要看幾十個甚至上百個病人。
醫院的院長雖然風光無限,但是也面臨著各種壓力,病人的壓力,考核的壓力等等。
這些壓力或者是其他什麼現實的因素,就像是沒有光陽的水龍頭一樣,不斷的從水龍頭裡面冒出來的焦慮感讓眾人憂心忡忡。
學生也同樣有學生的壓力。
金錢、就業、房子、婚姻、物件……
只不過很多人已經擁有了能遮蔽壓力的能力,很多人擅長遺忘。
“好了,那麼下面我們要討論的第二個問題,可能沒有第一個問題那麼普遍,但是也很有代表性:壓力與焦慮、緊張和拖延。”遊小春公佈了第二個問題。
“這不是四個問題嗎?”
“這個有意思,剛好切中了我想要聽的東西。”
“我想要聽鍾醫鍾院長怎麼說啊,他的話我能聽進去。”
鍾醫事先是沒有跟遊小春對過題目的,他一聽道遊小春把這四種情緒放在了一起,先也是吃驚,然後又感嘆遊小春的聰明。
甚至鍾醫還有一種想法:遊小春這是下了苦功夫的。在心理學這一門研究中,能提出這個四個詞並列在一起,說明遊小春已經開始入門了。
遊小春也聽到了大家的反饋,她大大方方地說道:“對,這是個詞彙,我是故意放在一起的。”
???
在場的人這兒沒有人說話了,全部都在聽遊小春繼續說下去。
“拖延的必然結果就是焦慮,它們是一對雙胞胎。而壓力更是焦慮的母親,還有緊張,它和這幾個的關係不言而喻,如同一顆樹上開出的結出的樹葉。雖然不一樣,但是枝葉相連。”
遊小春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