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昭雪(第2/3頁)
章節報錯
坤澤宮中的王太后在分別得了幾撥人的稟報後,人早已呆在原處如木雕泥塑一般。
滿殿的宮人皆戰戰兢兢匍匐於地,卻再也沒有人敢捧著一爐安神香,上前將太后娘娘勸慰過來了。
猛然間,一口鮮血噴濺出來出,王太后兩眼一翻昏死過去。
坤澤宮立時大亂,金珠仗著膽子急急跪爬上前,一面去扶太后,一面轉頭高呼:“快!請皇上!傳太醫!”
外面殘陽如血,火燒雲染紅了半邊天際……
王致“畏罪服毒”。太后病重,臥床不起。太醫日日忙於太后的病症,一個個焦頭爛額。
皇帝天天下了朝來坤澤宮探看,卻並不見有多少難過。他越來越忙了,朝中王黨已散,他正慢慢將權柄重新收歸手中。此時他才真正體會到權力的滋味,真真美妙絕綸。
百姓們似乎得到了滿意的答覆。平城之役真相大白,陷害凌家軍的禍首已死,冤情昭雪,公道人心。
只留下凌家軍保國衛土的傳說,似乎終會譜成一曲鏗鏘的戲詞,悠悠盪盪,傳唱百年。卻最終不過又成就一段英雄美人的佳話。
順平八年終是不平靜的一年。大齊的前朝乃至後宮終於下半年大刀寬斧地動作一番。
王黨漸漸被剷除殆盡,齊正清升為首輔,其麾下眾人各有封賞。
齊少楓連跳三級,任京衛兵馬司指揮使,統領五城兵馬司,總管京中防衛。
太后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太醫院束手無策。據太后脈象來看,分明身子早已虛空,可卻不知為何之前日日請平安脈時卻診不出來。又不知為何前一日尚好,突然間人就虛弱不支。
皇后因才薄體弱,自此於椒陽宮中安心靜養。
齊貴妃賢德溫良,擢升皇貴妃,協理六宮,位同副後。
大齊似乎於這一年之間,翻天覆地,換了氣象……
……
棲霞山上,經鼓之聲宏亮悠揚綿延不絕。伏雲庵內,女尼們整整齊齊盤坐於大雄寶殿之上,齊聲誦唱《地藏菩薩本願經》。
灼華一身白衣荊釵素顏跪於佛前虔誠誦唸。仇人皆得報應,正應告慰父母在天之靈,告慰凌家軍戰死的英魂。
三姑亦跪於灼華身後,禱告甚誠。她不僅僅是在為公主駙馬及四萬將士超渡祈福,更是為了一位故人……
“月姑已經安葬好了,找了塊山青水秀之地,那原是她生前的心願。
“她的屍身之前被方大人停到了義莊,可我怕王太后回過神來再去派人毀損洩憤,這才命人匆匆去辦了她的後事。”
三姑扶著灼華緩緩走出大雄寶殿,已然三更天了,今天法事暫告一段落。
“這幾日讓師傅們多多辛苦一些,給月姑姑好生超渡。她這一生沒有自己,只有‘月姑’這個身份,活得太苦……”灼華嘆了口氣。
三姑跟月姑原是自小便有交情的,聽得此話忍不住眼圈一紅,也跟著重重嘆了口氣,一時間二人皆沉默下來。
夏夜的晚風帶來夜來香的陣陣香氣,絲絲泌人心脾。三姑陪著灼華慢慢向後院的住處走去。
過了半晌,灼華只覺難受,又道:“其實月姑姑她……本不必如此。我已經為她安排好了後路。奈何,她非要走這一步……”
“唉……”三姑苦笑,“她這個人呀,一輩子無論做什麼都要做個完美致極。當年公主留她在宮中做線,就是取中她這性子。果然,從一個灑掃的小宮女做起,一路拼殺,竟成了王太后身邊第一得用之人,這麼多年卻從未露過破綻。.九九^九xs(.
“如今咱們這個局,她也思慮極多。若按郡主之計,遠遁未嘗不可。可是她卻擔心若不如此以命相搏,當街揭出太后,坐實王黨通敵之罪。那王致之死,事後只怕會被掩飾成政敵仇家暗害,而通敵陷害之罪卻是一筆勾銷無人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