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齊家(第2/3頁)
章節報錯
“是,兒子親送耿大人上轎。”齊中文垂首答道。
“你對剛剛耿御史所說之事如何看?”
“兒子……”齊中文想了片刻道,“如若真像耿御史所述,那王相之子真可謂膽大包天。但,太安郡主雖與我們齊家有親,怎奈王首輔現今正是如日中天烈火烹油之勢。父親雖為次輔,可終究……”
齊中文住了口,因為他看到父親已經不耐煩地放下茶碗,伸手衝他兄弟二人揮了揮,失望之色溢於言表。
“你二人回去休息吧。少楓留下。”
齊正清開口趕人,只留下嫡長孫齊少楓。二人不敢怠慢,忙行禮告退。
看著兄弟二人的背影,齊次輔微不可聞地嘆了口氣。齊家百年大族,曾人才輩出,更出過兩位皇后,數位閣老。
怎奈,到了他兒子這一輩,竟皆資質平庸。次子貌似沉穩謹慎,卻實為缺乏主見,凡事皆聽父兄。以其才能,也只能在戶部混個不入流的小官。饒是如此,他竟還多有抱怨,自認為被大材小用了。
長子倒稍好一些,可惜到底眼界狹窄人云亦云,且沒有擔當。現做到吏部正五品郎中便已然到頭了。不過他倒是個識趣的,自知才能有限,倒不敢隨便胡亂摻和。
至於他的嫡長孫齊少楓,齊正清轉頭看去,見他正眼觀鼻,鼻觀心,立於身旁,長身玉立,氣定神閒。不禁暗暗點頭,就衝他小小年紀竟有這份沉穩,未來大有可期。
少楓自幼便有神童之名。歷鄉試、府試,一路過關斬將。不過弱冠之年,便已於去年殿試被取中一甲探花郎,成為天子門生。現任翰林院編修,天子近臣,常被順平帝召見講解經籍,前途不可限量。齊家百年基業當真要靠他去撐了。
書房門外,齊中採走了十數步之餘後方才敢開口冷笑道:“兄長養的好兒子,弟弟我自愧不如。”
齊中文似是未聽出話中的諷刺之意,面上一片泰然,笑著應道:“賢弟過獎了,過獎了。”
彷彿一拳打到了棉花上,齊中採只得面上憤然,轉身拂袖而去。
齊中文面上依然一派平和,目送著中釆走遠後,方才回頭看了一眼書房的方向,然後轉身回自己的東跨院去了。
他當然明白弟弟的不甘與嫉妒,也知道剛剛那話中的挑拔之意。可現如今齊家全靠父親支撐。他與弟弟才能平平,萬不可能支撐起這百年大族。父親已年逾花甲,心身俱不如從前,下任掌舵之人唯有少楓擔當。自己雖是少楓的父親,卻不能拖他的後腿,更不能拖整個齊家的後腿。
……
書房內,齊正清指了指自己下首的一把椅子。
“坐吧。”
少楓施禮,端坐。
“你怎麼看?”
還是剛剛問父親和二叔的問題,少楓自知這是祖父的考較。
“孫兒認為這是個機會。”
“哦?怎麼說?”齊正清垂眼撇著茶碗裡的水沫,看不出情緒。
“王致為建元十三年的進士,未至不惑。祖父卻是建元元年的狀元,已逾花甲。為何祖父仍屈居次輔?”
“放肆。”齊正清拖著長音斥了一句,又緩緩喝了口茶。
少楓也沒有多少害怕的樣子,嘴角微揚,拱了拱手,語氣中帶著三分耍賴:“孫兒無狀,請祖父恕罪。”
“繼續。”
“是。”少楓繼續道,“王氏太后垂簾聽政把持朝政多年,與其兄王致德能俱為平庸,卻剛愎自用獨斷專行。更兼扶植王氏子弟,廣植黨羽,無才宵小之徒,趨炎附勢之輩竟滿布朝堂。
“當今陛下賢明仁厚,禮遇眾臣,實有成為一代明君之德。
“我齊氏一脈自大齊開國起便有從龍之功,世代忠君愛國,竭智盡忠。更出了孝賢皇后,以及祖父這樣……”
“說重點!”齊正清瞪了少楓一眼,打斷了他後面的馬屁。
少楓低頭摸了摸鼻子,又道:“重點就是,祖父的心願,無非八個字,‘遏制王氏,還政於帝’。當今已年滿十八,眼看著又要大婚,可太后仍未有還政之意……”
齊次輔輕哼了一聲,放下茶碗。
“這和今日之事有何干系?難不成憑此事就想推倒王氏?笑話!”
“干係嘛,倒是不大。藉此推倒王氏更無可能。不過,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王氏一族最近恐是得意忘形了,破綻百出。我們也不妨幫他加上一把火。多行不義,到時候自是神仙也救不得他了,畢竟這民意不可違呀。”
“就這些?”齊次輔牽了牽嘴角,不甚滿意地問道。
“這些都是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