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齊家(第3/3頁)
章節報錯
“那為私呢?”
“祖父就不想當一當這首輔?”
“混帳!”齊次輔雖然斥罵,卻猶帶著一絲笑意。
“祖父息怒。”少楓嘻笑道,“這些年來祖父帶領齊氏一族韜光養晦,處處避讓,不就是為等陛下長大成人嘛。王太后本在兩年前陛下十六時就應還政,可非要等王家女長成,陛下大婚,硬生生拖到了十八。饒是已定了婚期,太后亦沒有還政之意。祖父您這是著急了。雖說當首輔的話是句玩笑,可您卻是不能看著王太后這樣一天天地拖著陛下,更不想看著一個尸位素餐之徒覥佔首輔之位,頤指氣使。”
“一派胡言。”
“孫兒思忖著,祖父是重情重義之人。我那姑祖母孝賢皇后早薨,表姑母鎮國大長公主為國戰死,這世上唯留下太安郡主這一點血脈。凌駙馬本就是孤兒,族中無人。今夜王致之子行徑著實過分,祖父這是也有憐惜郡主孤苦,有想為郡主出氣的意思。”
“在你看來,我竟是如此心軟之人?”
“祖父自是慈愛。”
“哈哈哈哈哈……”齊次輔邊搖頭邊笑,“真真是個痴兒。不過說得也不是太差,要比你那父親、二叔好太多了。”他一邊說著,一邊起身慢慢踱步。齊少楓忙起身侍立。
“這些年王氏得意太過,我處處避其鋒芒。又以三朝元老、孝賢皇后之兄的身份勉強牽制。為何?正如你所說,一是待陛下成人。這二嘛,便是待太安郡主長大。”
“太安郡主?”
“對。”齊清正雖已花甲,卻精神矍鑠,步履穩健,雙目如電看向少楓。
“你所言不錯,我確實有心看顧孝賢皇后的唯一血脈。可你又有所不知,先帝當年曾下過一道聖旨,將太安郡主賜婚給當時還是太子的當今聖上,封其為太子正妃嫡妻。”
“怎麼會?”少楓大驚。
“既有聖旨,為何京中無人提及?”齊少楓深覺此事不可思議。
“當年鎮國公主顧慮太安郡主與當今陛下年齡尚小,只請先帝先下聖旨,卻未詔告天下。後來嘛……”
齊正清冷笑一聲,“誰又敢提及?當年之事太過久遠,你那時也不過十歲。再者如今王氏當政,打壓異己,更兼對此事有意隱瞞,知情的老臣為自保,也都不敢提及。”
“祖父的意思是揭出此事,扶太安郡主奪後?畢竟,太安郡主只有我們這一門至親。”
“說你是痴兒你還不信。”齊正清搖頭,“多年來這賜婚聖旨之事從未被人揭出,王太后圈養郡主多年,此時又大張旗鼓地納王氏女為後,種種跡象皆表明王氏對此有恃無恐。可見這道聖旨大概是難見天日了。”
“您是說先帝的賜婚聖旨已被太后所毀?”
“這我倒是不知。不過,太安郡主在王太后的監視下長大,她那兒的一針一線恐都已被調查仔細了。這道聖旨凶多吉少。”
“既無聖旨,祖父為何又說等太安郡主長大。”
“雖無聖旨,可這京裡稍有些年歲的人物都知曉此事,尤其是那些宗室長輩。即使不能將太安郡主推上後位,卻也足可以攪起京城的風雲。這對王氏還政於帝有莫大的幫助。
“況且,今日太安郡主的表現著實讓我驚喜。不管她是被逼迫致極奮起反抗也好,還是早有謀劃藉此發聲也罷。總之,太安這麼多年竟能護住了龍吟寶劍,又有一隊侍衛效忠,這對一個十五歲的少女來說已是十分不易。
“即使賜婚聖旨已無,但她對我們也是大大地有用。只是……”齊次輔轉而聲音漸低,似是沉思自語道,“如若真是藉此發聲,她又所圖為何?難道真是為了後位?那聖旨……”
沉吟片刻,齊正清又看向少楓道:“你妹妹少棠是個好的,囑咐一下她留心郡主的動向。”
“是。不過太安郡主多年深居簡出,從未在京中露面,少棠恐也有心無力。”
“無妨。如若真如我所猜測,郡主是藉此事發聲,那她後續必然會有所動作。如果只是逼不得已不平而鳴,那結交不上也不怪少棠。”
……
齊少楓回到自己的正聽齋時已是丑時。碧雲忙接過他的披風,又回身吩咐小丫鬟去倒熱茶,自己則親手擰了熱帕子服侍著少楓擦臉。
少楓隨手將用過的帕子扔進了手盆,衝碧雲揮了揮手道:“今夜不必值夜,下去吧。”
碧雲福身稱諾,臨走時又仔細檢查了燭火、門窗。一回頭正見少楓靠在床上發呆,燭光下公子面如美玉眉眼如畫,看得她不禁雙頰一紅,忙捂著亂跳的心口轉身出去帶上房門。
少楓已弱冠之年,因學業為重尚未娶親。但正值血氣方剛,對男女之事又怎會不知,只是並不十分貪好罷了。
碧雲知道,少楓是看中自己沉穩妥貼方才抬舉自己為通房,且其身邊這兩年也只有她一個,她便愈發要自尊穩重才是。
齊少楓靠在床上出了會兒神,仔細想了想幼年時見太安郡主的情景。腦海裡不過浮出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模樣並無其他記憶。
那時太安郡主養於宮中睿懿太皇太后膝下。雖是親戚,卻不能常見。
今夜之事究竟是太安郡主有意發聲,還是因為逼迫不平而鳴呢?齊少楓伸手敲了敲床板。如若真是有意發聲,那太安郡主下一步又意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