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華國發展銀行(第1/3頁)
章節報錯
“特殊的身份歷史和意義上?”楊立國一愣,沒有太明白。
蘇越說道:“深市是改革的第一個試點特區,而深發展,也是為此而生,如今深發展與遠東銀行合併,在程式上是合規、合理的,但合併之後,深發展這塊招牌的特殊意義,便消失了。”
“這有一種在否定深發展歷史以來的各項改革成果的意思。”
“我們雖然不在意,但金融系統內,曾經參與過深發展各項改革措施的一些人,還是非常在意的。”
“我們只要在合併方案中,延續深發展作為國內銀行業、深市發展的金融改革排頭兵歷史意義,讓深發展這家銀行,在表面上,不是走向失敗和消亡,而是走向了更輝煌、更美好的明天。”
“讓金融系統內,那些有意見的人,心意得到滿足。”
“那麼……我們所面對的阻力,也就迅速消失了,畢竟宏觀經濟政策上,依舊是利好我們進一步整合兩家銀行的。”
“董事長,你是說合並時,主導方向,以深發展為主?”楊立國說道,“合併之後,留下深發展的名字?”
“對!”蘇越微微頷首,“實質上,是遠東銀行兼併吸收深發展銀行,但在名義上,則是深發展吞併遠東銀行,兩家銀行合併之後,我的意見是同時捨棄遠東銀行和深發展的名字,命名為華國發展商業銀行。”
“這名字,表明了深發展的成長,也表明了我們所站的立場。”
“有助於國內、國外業務的開展,其意義,比深發展和遠東銀行,都要好很多。”
楊立國眼睛一亮,高興地笑道:“董事長,我覺得可行,這樣……我們可就完全佔住了大義了。”
“先前我們忽略了這方面的考慮,覺得是利益分配的問題。”
“如今看來……還是董事長眼光獨到,我覺得按照董事長的意見,對方案予以修改,年末之前,合併方案,肯定能夠施行。”
倆人說話間,車已經到了蘇越的住處,蘇越下車回家,墨小城則繼續送楊立國。
國慶假期完全結束之後,‘添越資本’集團正式與平安集團簽署業務合作協議,達成業務上的戰略合作。
隨後,在蘇越的授意下,作為深發展第一大股東的遠東銀行,即刻向深發展銀行的各股東方,提出了10月12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再次審議深發展銀行和遠東銀行合併方案的意見。
意見獲得大多數股東的贊同,於是10月12日,臨時股東大會召開。
蘇越、楊立國、顏茹君三人,作為遠東銀行代表,參加深發展銀行的股東大會,向與會的所有股東,提議了合併方案中的多條修改意見。
意見在股東大會中,獲得一致透過。
然後,經過最終修訂和討論,10月19日,深發展銀行再一次向銀監會、證監會,提交了深發展銀行與遠東銀行兼併重組的方案。
一週以後,即10月26日,新的兼併重組方案,獲得銀監會、證監會一致稽核透過。
同日晚間,深發展銀行停牌,股價報收63.89元,市值2513.95億,其停牌前的走勢,一路暴漲,明顯有資金,先知先覺。
“真沒想到反轉來得這麼快,深發展銀行和遠東銀行,真的要重組了。”
“哎,錯過了,蘇總‘添越資本’集團旗下的遠東銀行,入主深發展銀行之後,我心裡就早有這個預期,結果沒想到在失敗之後,瞬間反轉,讓我丟失了大半籌碼,這下停牌,再也買不進了。”
“是啊,沒想到這麼突然。”
“看深發展銀行停牌前最後這兩天走勢,資金大幅拉昇,漲了快10%,並且是持續地放量暴漲,很明顯是有資金先知先覺了。”
“哪一次重組,都有資金先知先覺,國內市場,這種情況……習慣了。”
“深發展這個估值,也算是高位重組了吧?按照這個估值重組,蘇總把遠東銀行資產注入,要吃不少虧啊!”
“確實吃虧,不過……我猜,若是蘇總不吃一點虧,這重組方案,還真沒可能透過。”
“我也覺得如此,這個時候,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吃虧免不了,但從長遠看,兩家銀行合併重組後,其競爭力必然會上升,而競爭力的上升,會改變基本面,進一步抬升估值,這無論對於蘇總來說,還是對於二級市場來說,應該都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