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雙贏的選擇(第1/3頁)
章節報錯
“看來馬總的訊息,很靈通啊!”蘇越微笑地道,“當前市場價格的基礎上,再溢價20%,確實是很誘惑的價格了。”
“這價格,比起我們當初從新橋資本手裡接手股權之時,足足翻了4倍。”
“由此看出,深發展銀行對於你們平安集團的綜合性金融發展戰略,打造保險、銀行、證券三足鼎立之勢的未來,確實非常重要,你們找不到比深發展銀行更合適的業務載體,所以這才主動找上門。”
“大半年時間,百億級別的投資專案上,4倍的收益率。”
“就算是我,說實話,面對馬總開出的這個條件,也不得不心動,但是……我們入股深發展銀行,其根本目的,就不是奔著短期投資收益率去的,我們的目的,跟馬總一樣。”
“你願意出這麼高的價格,溢價收購深發展銀行這30%的股權。”
“則證明深發展銀行,在你們集團的宏觀戰略發展中,值這個價,這對我們‘添越資本’集團,也是一樣。”
“我們提交的遠東銀行與深發展銀行合併的議案,確實被證監會和銀監會否了。”
“但這隻能證明我們的方案不合理,不符合金融監管要求,不等於兩家銀行就一定不能合併,一定不能取長補短。”
“馬總這時候主動找上門,顯得太急了吧?”
“蘇董事長,話不能這麼說。”馬齊哲微笑地道,“深發展的前世今生,我們平安集團比你們熟悉,它所涉及的利益端,及其癥結所在,並不只是深發展的股東方面,你們想要使兩家銀行完全合併,讓遠東銀行直接取締深發展,不說完全不可能,但可以預見,是很難、很難的事情。”
“首先深市政府,是不會同意這家我國銀行業改革的排頭兵,就此徹底改頭換面,跟深市一點關係都沒有。”
“其次,監管層方向,既然已經駁回了你們的訴求。”
“那麼,在同一任領導上,再次透過的機率,是極低的,沒人會做自打自臉的事情。”
“就算最終你們能完成兩家銀行的合併,替遠東銀行開啟國內業務通道,輻射全國,那也至少是幾年以後的事情了,時間成本上,蘇董事長等得起嗎?”
“幾年的時間,國內的銀行業狀況,足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再者,遠東銀行在幾年間,自主發展國內業務,恐怕也已經有了規模,到時候,深發展在你們手裡,也就成了雞肋一樣的投資專案。”
“而且,我敢斷言,深發展不經過合併之後的深化改革,憑現在的經營業務和模式。”
“未來,它在銀行業中的競爭力,只會越來越低。”
“到時候,它在二級市場上,投資者們發現你們‘添越資本’集團的進入,並沒能扭轉深發展的基本面,那麼高估值的光環,自然會消失,其估值也會連續走低,導致你們的投資專案,在時間的推移中,並不能得到價值的增長,反而會迎來價值縮水。”
“就像蘇董事長說的,我們平安集團的出價,比之你們當初從新橋資本手裡接手股權之時,已經漲了4倍。”
“如此高的接盤價,在深發展基本面並沒有顯著提升的前提下。”
“已經足夠表明了我們的誠意。”
“我可以說,這個接盤價,蘇董事長放眼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家機構,能夠出得起這個價格。”
“深發展的股權,繼續留在你們手裡,其價值會逐步縮減。”
“你們的發展戰略意圖,實現的可能性,也在迅速縮小,如此局面之中,在利益權衡方面,蘇董事長應該知道如何選擇。”
“我們無法實現深發展和遠東銀行的合併,從而使深發展起死回生,難道馬總你們平安集團,便能完成嗎?”蘇越問道,“你們集團旗下,只有一家地域性的農村商業銀行,論銀行業經驗,應該遠不如我們吧?”
“車有車道,馬有馬道。”馬齊哲微笑地道,“農村商業銀行,有農村商業銀行的好處,二者合併,其資產注入方,不會那麼喧賓奪主,自然也就不會撼動深發展背後各方的根本利益,我們接手深發展,所遭遇的阻力,會比你們輕鬆很多。”
“蘇董事長,我是真心實意的勸你,深發展的股份。”
“你們放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馬總這是軟的不行,想來硬的嗎?”蘇越呵呵笑道,眼神變得鋒銳起來,“你知道,我一向是一個吃軟不吃硬的人。”
“深發展與遠東銀行的合併,誠如馬總所說,我們確實考慮不周。”
“沒有能夠權衡各方利益,做出最合理的合併方案。”
“但你所說領導們不會自打自臉,這話我不敢苟同,這並非打臉的問題,而是對的要堅持,錯的要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