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華國發展銀行(第2/3頁)
章節報錯
“所以,我覺得從最終的結果來分析,蘇總這時候吃點虧,倒也沒什麼。”
“深發展的體量不小啊,不知道這次重組,會以誰為導向,合併之後,新的機構,又該叫什麼名字?”
“深發展的體量不小,但遠東銀行的體量更大啊!”
“我看國外知名機構對遠東銀行的當前估值,已經是800億到1000億美元的規模了,二者合併,肯定以遠東銀行為主。”
“800億到1000億美元估值?這太誇張了吧!”
“絲毫不誇張,遠東銀行吞下雷曼兄弟全球銀行業務,當初聽說花了200多億美元,還有吞併冰島的什麼銀行來著,還有許多家小銀行,再加上蘇總的‘添越資本’集團,對於遠東銀行的巨量資金扶持。”
“致使遠東銀行在金融危機前,以及金融危機後這一年時間裡,瘋狂擴張。”
“早就非當初業務龜縮在港城,一直不斷被滙豐銀行吸血的那家小銀行模樣了。”
“對,在國內,遠東銀行的名聲不顯,但等你們到了國外,就知道遠東銀行的影響力和真實體量了。”
“聽說,現在它的資產規模,已經逼近2500億美元,可以比肩世界第一梯隊的大行了。”
“這規模擴張,也太快了吧?年初聽機構說不是才剛剛突破1000億美元嗎?”
“主要還是蘇總的影響力,在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大,所導致的遠東銀行客戶群體和存款數量的猛增。”
“畢竟,蘇總的投資能力,現在,在世界上,已是廣為人知。”
“遠東銀行,其主營業務,又是以投資銀行為主,契合了蘇總的投資能力,所以才導致了遠東銀行在世界各地,存款的虹吸效應,隨著它們體量的增大,分支機構的增多,表現得越來越強。”
“這兩年,要是以遠東銀行的成長率,才進行估值的話,那才恐怖。”
“不過,當它的體量越來越大,成長率,肯定會慢下來的。”
“對,真正瞭解遠東銀行的人,不會覺得800億到100億美元的估值水平很高,反而會覺得這個估值,是沒有摻雜任何水分的。”
“雖然遠東銀行沒有公開的財務報表可以分析。”
“但是,綜合各方面的資料可以得知,遠東銀行的資金槓桿率極低,手裡握的現金流,至少在千億美元左右,以銀行業所有的經營資料分析,這都是一家非常優秀的銀行機構,而且正在快速成長。”
“它的未來,以及業務靈活性,遠比華銀國際要好。”
“說實話,深發展能夠與遠東銀行重組,是撿了大便宜了。”
“嘿嘿……我們華國的銀行中,對外業務,遠東銀行應該已經佔據足夠優勢了吧?現在基本上大部分華人在外,都有一個遠東銀行賬戶,它的貨幣兌換、支行營業點、參與二級市場的投資便捷性,都遠超華銀國際。”
“這如果與深發展重組合並,再打通國內通道,將國內、國外連為一體。”
“那許多大行,恐將遭受巨大的競爭壓力了。”
“確實,遠東銀行在國外發展得太好了,而現在這時代……出國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真的能實現國內、國外賬戶互通,貨幣自由轉換的話,那可太好了,肯定也能吸引到國內許多客戶群體。”
“不但會擠壓大行的業務,而且許多國外銀行在國內的業務競爭力,也會被擠壓。”
“畢竟,像花旗、渣打、滙豐這些巨頭銀行,在我們華國留學生面前,對比遠東銀行,已經沒什麼優勢了。”
“期待重組之後的遠東銀行,深發展……真的可以死了。”
“完全重組之後,按照遠東銀行的資產規模和市場估值,到時候深發展的市值,會破萬億吧?”
“這是必然的,一躍成為了僅次於四大行的存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