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味道要有變化(1/2,求支援)(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一份麻婆豆腐,姥爺為了給馮識辛示範,是從頭把全部流程都給做了一遍,所以耗費的時間上要多出一些。
而從第二份上菜開始,姥爺事先也是把各種的料備好。
接下來每一份的麻婆豆腐,姥爺依舊是按照第一份的標準去做,但是出菜的速度明顯是快上很多。
並且姥爺的每一份麻婆豆腐,幾乎在賣相上沒有差別,味道上也幾乎相同。
轉眼之間,第一批點單的三份麻婆豆腐全部出菜。
從單子被沈甘怡送進後廚,到全部的三份麻婆豆腐上齊,一共也只花費了40分鐘。
馮識辛上完了菜,回到後廚裡。
正在清理鍋的姥爺又開口說:“一定要記住,無論什麼時候,在餐館裡出菜的效率還是要保證,但即便是保證出菜效率情況下,也絕對不能每次出菜後不洗鍋,並且絕對不可以把多份在一鍋裡做出來去分。”
其實一次將很多份一起做出來,然後在上菜的時候去分,是很多大餐館後廚常見做法,為的是要保證出菜的效率。
那種做法不能說有什麼問題,畢竟像是一些需要燉煮的菜,要是一份一份去燉煮的話,即便是用高壓鍋去壓,也是會需要一定時間,並且絕對會耽擱上菜時間。
所以為了保證上菜時間,大餐館和大酒店後廚,在遇到宴席的時候,肯定是要事先將需要燉煮的菜餚提前備好,用大鍋一次燉煮一大鍋出來,然後上菜之前進行調味和分盤。
姥爺很認真對馮識辛說:“燉煮類可以那樣去做,但小炒類的菜式,你記住了,一定要一份一份去做,這是規矩,不可以學如今有些館子那樣去偷懶。”
馮識辛一臉認真地點頭:“是,我知道了姥爺。”
此時,前邊餐館裡,三桌客人都在品嚐著麻婆豆腐。
每一桌的客人,都是一邊被麻、辣和燙得不停吸溜嘴,一邊還是不停地用勺子去舀起吃。
“喔,這個麻婆豆腐味道可真好。”
“燙燙燙,鮮鮮鮮,花椒味很足,但吃起來卻不會很麻,辣椒味很香,又不會非常的辣,這滋味真是太棒了。”
“哇,這個豆腐,入口彷彿能在舌尖上化掉一樣,真的是太嫩了。”
“還有這裡肉粒的焦酥,真是美味啊。”
“麻、辣、鮮、香、燙、嫩、酥,再加上蒜苗的翠綠,這就是給碗肉也不能換啊。”
“哈哈哈,那是,肉哪有這豆腐好吃?”
餐館裡充滿了一陣歡聲笑語,原本沒有點麻婆豆腐的人,也是經不住誘惑,又跟沈甘怡說,要點一份麻婆豆腐。
後廚裡,姥爺還在對馮識辛進行傳授。
“任何菜式的調味,都並非是一層不變,往往你需要根據食客口味進行些許調整,而不是單純以一個標準去做。
就比如這麻婆豆腐,若是遇到一些不太能吃麻吃辣的客人,你需要少放花椒粉,同時辣椒粉的選用上,也需要稍作調整,不能用太辣的辣椒粉,而是要更多選用香味足,但辣味偏低的辣椒粉。”
姥爺所傳授的東西,可以算是廚行中硬核乾貨,是調味上的關鍵點。
馮識辛自然也是聽得很認真,用心去記下每一個部分。
沈甘怡拿著點單進來時,姥爺認真且有些嚴肅地說:“美食之美,在於要讓食客品嚐到適宜他們喜好的味道,而不是單純千人一味,若是把菜做成那樣,那便稱不上是廚師,充其量不過是個會做的廚子。”
說到這,姥爺伸手接過沈甘怡手上的單子。
展開單子遞給馮識辛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