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宋通重複了一遍說道。

隨後,他再帶著暢想的神情說道:“大漠長風,那裡自古就是殺伐之地。我們去到之後,一定把它變為永久的和平之地。令牧人高歌,令農夫歡暢。”

阿史那博恆呆呆地聽著,突然笑了起來:“我知道了。不僅我們去,宋軍使更會帶著火器營去!”

“嗯。”宋通正色看著阿史那博恆說道,“不如此,東突厥怎能安心?”

阿史那博恆皺緊眉頭,思索著不語。

“大漠之上,再沒有野蠻的民族,必要得到教化!”宋通說完,只顧走出了屋子。

宋通既然已經這樣打算好,阿史那博恆知道,自己幻想能夠當上東突厥汗王的夢想,也就此破滅了。

不做汗王也好。

總是要諸族歡洽地生活在大漠草原之中,都有教化。

教化?

何來教化?以當今世界來看,只有大唐才可以對諸族施以教化!

阿史那博恆長呼口氣,跟著宋通走出屋子。

院落裡陽光明媚,鳥雀在樹枝上歡鳴不已。

“就要這樣的自在天地。”宋通說道。

接下來的日子裡,宋通再帶著親信,除了要天雷場的兵將們繼續製造武械、正常訓練以外,就是輔助農人種植、指導織造署的匠人們織布。

身在涼州郊外牧馬場的孫誨,也得以回到軍府任職:做了倉曹參軍。

崔希逸見孫誨已是神色安定而非眼神不定的人,就坦然把李氏定真,嫁給了他。

孫誨感恩戴德之餘,與李定真彼此偕好。

宋通祝賀孫誨與李定真的完婚後,回到家中。崔靜怡的妊娠反應稍好,兩人更是彼此關愛,情深意濃。

晚間,兩人共同捧讀詩書,相互說笑著。

看著嬌妻在懷,宋通的心中,感到甜蜜無比。伸手攬住崔靜怡的肩頭,輕吻著她的秀髮,他猛然間想到了歷史中的記載。

觸景生情。

歷史中的崔靜怡,十七歲就出家為尼;此時的崔靜怡,身懷有孕,依偎在宋通的懷抱中。

宋通暗想片刻,就輕聲笑著說道:“靜怡最近還在誦佛嗎?”

“當然啊。”崔靜怡直起身子,合掌說道,“每天都要為父母、夫君祝禱呢。”

宋通道謝後,笑著說道:“我夢裡見到一篇《贊佛文》,就當說笑講來聽好嗎?”

“嗯嗯,你說吧。”崔靜怡嘻笑著連聲說道。

宋通清了清嗓子,自顧說道:“左散騎常侍、攝御史中丞崔公第十五娘子,於多劫來,植眾德本;以般若力,生菩提家。……願賞延於愛女,密啟出家。白法宿修,紫書方降。即令某月日,敬對三世諸佛,十方賢聖。稽首合掌,奉詔落髮。……又願普同法界,盡及有情,共此勝因,俱登聖果。”

崔靜怡聽罷,一時呆愣。稍後,她才說道:“我是父母三女,家族中行第十五。這篇《贊佛文》聽起來好真實啊!”

說罷,她低垂眼瞼,合掌誦禱起來。

看著嬌妻認真的樣子,宋通更覺心動。待她誦禱完畢,宋通再攬住她,輕聲說道:“靜怡,我們不僅要恩愛一生,更要為世人多做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