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來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了宋通的話,崔靜怡當然心願如此。可是身為尋常的弱女子,她又感到無從出力。
“夫君英勇聰敏,已經為大唐與百姓,做了許多大事、善事。可是,”崔靜怡說著,再扭頭看向宋通說道,“我一個弱女子,除了做些女紅,再就是為你們祝禱,還能做些什麼呢?”
“就像你教那些婢女讀書一樣,教更多的女子讀書。”宋通用平緩而鎮定的語氣說道,“女子也一樣應該識文斷字,能夠判明是非。而不是一味屈從於父母、兄長、丈夫!”
這話聽著驚世駭俗,可是崔靜怡卻心中溫暖,覺得宋通更是體貼。
“好倒是好。可是,”崔靜怡再為難地說,“怎麼教那些女人呢?她們的家人,或者丈夫會同意她們學習嗎?”
“在縣學、州學旁邊,再開闢一個院落,專門教女子讀書!”宋通自信地說道,“涼州,以及各州官府嚴令女子入學,她們的家人怎麼還敢阻攔?”
崔靜怡聽了雖然有些不相信,但她也知道,自己的丈夫做事,似乎總是心想事成的。
想了一下,她又笑著問道:“女子都去學習,誰來紡織呢?”
宋通聽了,不禁大笑起來。
隨後,在崔靜怡疑惑的眼神中,他繼續說道:“現在在幾道大的溝渠邊,已經建起來紡織工場。以水力帶動的布匹紡織,足以節省了更多的簡單勞力。再者,學習文化並不是不勞作,而是為了更好的勞作。”
稍想一下,宋通再說道:“譬如水力紡織,如果不對此認真學習,怎麼可能操作得了呢?”
疑惑消失,崔靜怡暗自鬆了口氣,再依偎著宋通暢想起來:“嗯,這樣,大唐就更加興盛了。”
如此這樣的話,以這個時代的大唐而言,當然會從軍事、經濟、文化上,再更上一層樓,甚至是飛躍發展。這裡面,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國事的處置。
皇帝高高在上,彷彿生下來就是無所不能,帶著天命來統治萬民、萬方。
穿越過來的宋通知道,這當然是假象,是刻意製造出來的的假象。
皇帝崇高,既有皇族要維持自己的既得利益的需要,也有臣民出於私慾,想要更多地從皇權中分得儘可能多的一杯羹而使然。
想要分出更多好處,自然是痴心妄想。可並不影響臣民們前赴後繼地持續恭維皇帝,維護皇權。
要想使國體的綜合能力提高,就必要對此進行理想化的改革。
怎麼改?
肯定不能像陳勝吳廣那樣揭竿而起,更不能像黃巢那樣,一怒而“遊走天下”。
按照現在的這個狀況,宋通先想皇權仍然可以存在,但更多權力,或者說真正的處理政事的權利,必須分到中書省、門下省。這樣,就形成了皇權、中書、門下三權分立的局面。
皇權,仍可保持皇帝在形式上尊嚴,皇帝的生活仍然優渥。可皇族們,就不能像過去那樣恣肆妄為了。連帶皇帝本人,國民必須遵守重新修訂的《唐律》。
法治,定要真正地實行起來。
如何實現這樣的宏闊夢想?火器營在手的宋通,對此並不著急。會被朝廷收走或者複製?
宋通對此只能表示呵呵。敢於將火器推廣出來,宋通必要對其進行控制,不能讓它落在極權人的手中!
他知道,火器營既然已經試驗成功;吐蕃的事情必將得以解決;北面的大漠必然安定。
以這樣來看的話,大唐的體制如果不進行深度改革,是不可能統治如此廣大的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