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崎嶇難行,卻也擋不住這些熱烈的腳步。數日之後,唐人兵將開始緊張起來。而蕃人俘虜的臉上,已經可以看到輕鬆的笑容。

過了神武營之後,距離蕃境已然臨近。

早已駐紮在附近的回紇都督伏地南,迎上前來,與宋通做交接俘虜的細節安排。

聽伏地南說,已經和蕃方談好了交換俘虜的時間、地點,宋通連聲說好。

隨後,他再問:“蕃方前來主持交換儀式的是誰?”

伏地南不禁笑了起來:“老朋友,也是老對手,吐蕃大相乞力徐!”

宋通沒有回話,心裡暗想道:真的與他會面了。

暫時駐紮在原地,宋通派人前去蕃方營地,確定了明確時間和儀式。

第二天一大早,所有的唐兵都穿好衣甲,手持長槍靜立著。

無數旗幡飛卷在長槍的槍桿上,宋通、伏地南、哥舒翰等人,站在軍旗下,看向大斗拔谷的谷口。

蕃方也列好了陣勢,等待著雙方使者的確認。

乞力徐聽到兵士報道,唐方的和番使親自前來與他會話,心中有些猶豫。

畢竟,他自覺前次上了崔希逸的當,致使蕃方受到很大損失。此刻,唐蕃雙方都是嚴陣以待。若是在這樣緊張的時候,發生了什麼意外,比如被對方射了一箭,或者被刺了一刀,甚至被對方活捉了去,那就更是天大的損失了。

因為,乞力徐不僅愛惜自己大相的身份,更還為不久後的大戰,已經搶得了主帥的職銜。

唐方既然派出了和番使,乞力徐再是心疑,也要勉強應對一下。

對面騎馬緩緩地走來一名年輕的唐將,他的身後,是兩名胡人武士伴隨。

乞力徐看清楚對方再無其他人跟行之後,也就稍微放心。他衝侍衛示意一下,立刻就有十餘人跟著他,騎馬走向前來的唐將。

雙方距離三十餘步,各自勒住了坐騎。

對方過來十幾人,宋通就看向站在帥旗下的那名蕃將。那人身穿鐵甲衣,甲片在朝陽中閃閃發光。

宋通大聲問道:“某是大唐和番使宋六通,請問來者是大相乞力徐嗎?”

乞力徐見到身穿黑色衣甲,頭盔上紅纓飛動的宋通,也大聲回道:“正是!請問和番使,現在是否可以進行交接?”

宋通見他急切,不禁笑了起來:“大相不想多說幾句話嗎?”

乞力徐聽了他的話,簡直認為是對自己的羞辱:就是因為多說話,才被崔希逸欺騙的。還多說什麼,不說了!過不了多久,就讓蕃人的刀槍代替自己,去和唐人對話吧!

想到這裡,他暗自冷笑一聲之後,就對宋通大聲說道:“我公務繁忙,交接後還要趕回邏些,向大蕃贊普彙報詳情。因此,”

說著,他緩了口氣,再以威嚴的聲音說:“立刻進行交換儀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