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通聽了乞力徐的話,只覺得好笑:回什麼邏些?!這裡到邏些距離還很遠。你這是在用障眼法、迷魂計!

想到這裡,宋通也不必揭穿他,只是笑著回應道:“也罷,大相此時繁忙,來日我們一定可以面對著,好好敘談的!”

乞力徐心中暗恨:當然!我會讓大蕃勇士去到大斗拔谷,甚至去到涼州,去和你,和崔希逸,好好敘談!

也不多說,乞力徐略微施禮,得到了宋通的回應後,就轉回軍陣中。

看著乞力徐的身影沒於對面的陣中,宋通對身邊的伏地南、哥舒翰低聲笑道:“來日,我等必可與他面晤。”

伏地南和哥舒翰聽了,都知道他的意思是唐方必可接連獲勝,也就都很開心。

再看了一眼乞力徐站在帥旗下的身影,宋通撥轉馬頭,與伏地南、哥舒翰緩緩地回到本方陣中。

交換儀式開始。

唐兵先將二百名蕃人俘虜帶到陣前,蕃方隨即派人將二十輛牛車驅趕著,送到唐方陣營裡。

那二百名蕃人俘虜,隨即就在唐方兵將的押解下,在蕃方前來接應的兵將的帶領下,去到了蕃方陣營裡。

蕃方的陣營中,立刻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就已分別的俘虜們,與前來迎接的親人,或者同袍們,又哭又笑,又喊又叫地,紛紛擁抱著。

宋通默默地注視著蕃方營地傳來的動靜,暗自感慨:希望你們不要再到唐地做俘虜了。

因為有了前面的例子,而且唐蕃雙方在這個儀式中,表現得都很剋制,甚至是友好,接下來的交換儀式,也就照此進行得很順利。

每次二百名俘虜過去,二十輛牛車過來。

等到仲朗傑等人要回去時,宋通與他暗暗地點點頭,彼此示意一下:宋通舉起左手,示意大指上仲朗傑贈與的銅耳環;仲朗傑也輕拍腰間,示意一直佩戴著宋通贈送的匕首。

俘虜的交換很順利,十餘次之後,俘虜交換儀式完畢。

宋通與伏地南、哥舒翰確認後,隨即命侍衛舉起與蕃方約定好的青色旗幟,示意儀式結束。

唐方的後隊兵將,開始緩緩地退入大斗拔谷內。宋通等人也撥轉馬頭,準備帶隊回去。

蕃方那邊,卻突然亮出黑色旗幟,示意還有事情並未完結。

宋通聽到斥候兵傳報,轉身看到蕃方几名士兵,正在接連搖晃著黑色旗幟,不禁感到詫異。

派譯語官前去詢問,他回來向宋通報道說:蕃方說一共送來二百輛牛車的財物,可是牛車並未算在賠償之內。因此,要唐方務必將牛車送回。

二百輛牛車,基本上也就是二百頭牛的價值。這當然應該算在賠償之內,否則,唐方難道還要自備牛車,來倒換嗎?

宋通暫時忍住心中氣憤,轉頭詢問伏地南;“約定時,是否涉及到了牛車的問題。”

伏地南仔細想了想,再從懷裡取出交換儀式的牒書,遞給宋通:“約定就是他們用牛車送來,的確並未說明,要將牛車也算做賠償。但是,也沒有說明牛車需要歸還。”

檢視牒書過後,宋通看向蕃方,冷笑著說道:“他們這是在有意激怒自己的同袍,來強化他們與大唐的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