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易於使用的火器(第2/2頁)
章節報錯
唐代,尤其是在此時的開元盛世之間,沒有大規模的戰爭。即便有些區域性戰鬥,而迅速地以唐兵勝多敗少的戰績而結束了。
而且,這些小規模的戰鬥,基本發生在距離帝國腹地,較為遙遠的邊境地區。
境內的百姓們徵召入伍,自然也是服從帝國律令的必須。但更多的,還是安定地生活在各自居處的鄉里。
生活穩定,相對過得也是富足。
史書記載,開元年間,糧食豐產青州齊州等地區,出現了鬥米五個緡錢的價格。總體來說,也大致是十幾個到二十餘個緡錢之間。
這裡面,不排除有記載者歌功頌德、誇大其詞的可能。而且,隨著晴旱雨雹和蟲害等天災,糧食,以及它帶動的其它物品的價格,也會隨之起伏波動。
但若想到境內安寧已久,此時的大唐物價相對較低,也應該是事實。
生活好一些,精神需求就多一些。各州各縣,也都有州學、縣學,可以接納不同層次的學生。
可是即便如此,尋常百姓若是想要“讀書破萬卷”,也仍是奢望。
日常勞作賺得一些餘糧餘錢,還要有很多派處。再者,並無學習的良好氛圍,若想憑藉學業而出人頭地,那仍是極低機率的事。
可是穿越過來的宋通,卻因為頭腦中被儲存了大量資訊,而顯得“無所不知”。
面對崔希逸的疑惑,宋通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再就認真地拱手說道:“大使,我家中雖然貧困,某倒也時常去到左近的道觀、寺廟,去和道士、僧侶求教一些。所以,”
說著,宋通撓撓頭後接著說道:“若是尋常學識,倒也算是豐富。可是要去科考,某既無興趣,也自覺未必得中,只好就來到軍伍中了。”
“嗯,都很好,都很好。”崔希逸聽罷,不僅沒有對宋通看不起,反而因為他如此聰敏而更加開心。因此,他不停地微笑稱讚。
兩人相談甚歡,繼續邊吃邊閒聊著。崔希逸又記起試驗後,與宋通的交談似乎並未完成。
他喝了一口酒,再問道:“宋六郎,某說烏朵不適合唐軍使用,你原本提議,後來卻也沒有反對,所為何故?是更變了主見,還是另有他法?”
宋通點點頭,看著崔希逸說道:“烏朵的使用,固然簡易。可是若要大多來自農耕區的唐兵來操作,肯定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
崔希逸也說的確如此後,再詢問是否還有別的好辦法。
宋通神色淡定地說:“有。那個物什,叫作手雷。”
“手雷?”崔希逸聽了,又是疑惑。他放下手中的酒碗,
手榴彈、手雷,是新時代計程車兵,必要配備、使用的武器。
手榴彈,就是前端是內裡暗藏著火藥,外面是金屬彈殼;後端是一根中空的木質手柄,裡面有火繩等物。拉拽火繩後,可以引爆前端的火藥,再進而使得彈殼迸裂,以殺傷敵方;
手雷,核心是火藥,外面佈滿了鋼柱。以拉環引爆火藥後,鋼珠四濺,以殺傷敵方。
“我也是於近來的一場夢境中,想到了此物。現在,某就說與大使。”宋通先是找個藉口,再就說了一下這兩樣武器的大致情況。
見崔希逸聽得懵懂,宋通再找來一張紙,拿起毛筆略微畫了一個簡略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