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4:姜董真的細(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個鏡頭需要用到一鏡到底嗎?”鬱青青喃喃自語,臉上浮現出一抹不解。
她老公劉東的名氣雖遠不及姜戈,但能力還是有的,聽多看多了,久而久之,對於拍攝上的的事,她也懂得了一點皮毛。
一鏡到底是影視劇中常見的一種拍攝手法,就是一鏡到底的“長鏡頭”。
在她看來,運用一鏡到底是一個很高階的技能,但前提是得用好用對,不然就是畫蛇添足了。
而這句話,鑽進了周圍幾個演員的耳朵裡,其中同時有導演身份的張鐵剛微微一笑,道:“這個鏡頭下有十幾個演員,他們在生日宴上各懷鬼胎,而要向觀眾展現出每個角色的心思,面部表情的捕捉就尤為重要……”
見他開始分析,幾人紛紛豎起了耳朵。
張鐵剛嘗試揣摩姜戈的想法,侃侃而談道:“一鏡到底最主要的好處就是可以讓影視劇形成一種非常強烈的身臨其境的感覺,由於少了不停和繁瑣的鏡頭切換,就更能夠看到每個角色,對於事件發生時最直接、最真實的反應和情緒變化,觀眾就彷彿有了這場生日宴裡的一個成員,以第一人稱視角來觀看。”
幾人聽了,轉而看向場地中,與一號機位過了一遍這個鏡頭。
果真如張鐵剛所說,一鏡到底要比一個個的給特寫鏡頭代入感更強。
此刻,他們眼裡皆是閃過一抹佩服之色,看來姜戈是有真材實料的,導演並非是掛名。
“咔,很好,接下來二號機位從正面拍攝楊怡,一號機位從側面拍她的臉部特寫……”
姜戈囑咐完負責一號、二號機位的攝影師,又對負責三號機位的攝影師道:“等楊怡坐下,說完臺詞,三號機位從右側七十五度給顧瑤臉部特寫。”
楊怡是飾演“宮羽”的演員。
眾人點頭,各組準備好以後,承接剛才的鏡頭繼續開拍。
楊怡在古琴前坐下,表情淡然,微微頷首,輕聲說道:“獻上一曲鳳求凰,請大家品鑑。”
顧瑤聽到這個曲名,表情突然僵住,眼睛緩緩從上往下移。
楊怡是個新人女演員,只有21歲,顏值不錯,微表情運用和臺詞功底都可以,關鍵是練過古箏和跆拳道,這很有用。
因為宮羽是螺市妙音坊頭牌,同時還是梅長蘇手下的密探,武功高強,貌美如花,精通音律。
如果演員什麼都不會,武打時要武替,彈琴時要手替,臺詞要後期配音,那還拍個什麼?
不過,在監視器前盯著的姜戈,似乎有著不同的看法,片刻後喊道:“咔!”
突然的打斷,令片場所有人愣住了,剛剛這幾個鏡頭,無論是楊怡,還是顧瑤,都演得很到位,一點問題沒有,姜戈為什麼喊“咔”呢?
“怎麼了?”
一直在看的鬱青青,下意識脫口而出。
旁邊幾人也都不明所以,然後不約而同的望向了張鐵剛,這裡他最有發言權,然而他卻是搖了搖頭,道:“不清楚,我個人覺得她們演得沒問題。”
楊怡心情忐忑不安起來,以為是自己的問題,可表情、動作、臺詞都是按照劇本去演的。
顧瑤也感疑惑,三個鏡頭加起來十幾秒,會出什麼問題?
就在這時,當事人姜戈開口了,道:“燈光師呢,過來!”
原本一臉輕鬆的燈光師,心裡驀地咯噔了一下。
這……
看戲看到自己身上了。
他連忙跑過去,只聽姜戈道:“把顧瑤那的燈調整一下,第一隻燈放到中軸線左側110度位置,第二隻燈放到中軸線左側45度高一點的位置,第三隻燈放到中軸線右側。”
燈光師記住後,道:“好的。”
在他調整打光燈的位置時,鬱青青忍不住向張鐵剛請教道:“鐵鋼老師,姜董這麼做的用意什麼呢?”
張鐵剛分析道:“第一隻燈是用來照亮顧瑤右側的臉部、鼻樑和嘴唇的輪廓;第二隻燈從斜上方照射下來,照亮顧瑤臉頰的三角區域,以及新增了眼神光;第三隻燈是給顧瑤左側臉部、脖子、衣服等位置補光的。”
眾人聽了,瞭解了這三隻燈所處位置的作用,可這與拍攝有何關係就不知道了。
張鐵剛見他們一副似懂非懂的樣子,於是道:“在影視劇拍攝中,光用來揭示角色的情緒是最常見的手段之一,角色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都是依靠光線的運用來塑造的,比如這場戲,宮羽明知危險重重,差點被謝玉刺殺,為了父仇,為了梅長蘇,她毫無懼色,故意用蒞陽長公主的蕉尾長琴演奏《鳳求凰》,而蒞陽長公主本身就是懂音律的,曉得這是一首情歌,蕉尾長琴又是當年初戀南楚質子宇文霖送的,後來無奈被分開,屬於睹物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