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你們打架還帶大夫麼?(第1/3頁)
章節報錯
朱標端起茶碗,輕輕抿了一口茶,道:“沈翁,此次前來,本宮是有件事想來聽聽你的意見的。”
“殿下請講,老朽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沈翁, 你覺得朝廷即將推行的平淮均輸之策和寶鈔發行推廣,由誰來主持最好?”
沈萬三略微思量,當即明瞭。
按照常理來說,這個位置實際上只需派一個可靠之人,就能推行的相當不錯。
當然,這一點不管是朱標還是胡惟庸看來, 都是不可接受的。
太慢。
因為這需要朝廷以水磨的工夫,海量的物資去一點一點開啟市場, 逐步推行寶鈔, 這過程當中還要面臨各種各樣的阻力,得到猴年馬月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
而這個過程中,朝廷儲備的物資顯然是會有相當的一部分牽涉其中,既耗時又費力,這樣的策略若是行得通,今日朱標都不在站在這裡了。
而在沈萬三看來,如今的這個位置,可是一個相當得罪人的位置。
如果按部就班的推行,固然收效不錯,但顯然不能讓朱標滿意,當今的宰相胡惟庸更是會嚴重不滿,乃至如今的皇上都不會認可。
可一旦使出奇策,重創盤踞在江南的豪紳士族,那屆時面臨的阻力自是大減,政策推行起來順風順水,不會再有絲毫的問題。
可問題在於,這等於將這些豪紳士族的憤怒從朝廷身上, 轉移到了自己身上。
別人不提,就現在他沈萬三,實際上在江南士紳口中已經變得有些許不堪了,僅僅是因為這幾年以來,對於朝廷的主動靠攏。
見沈萬三並不開口,朱標只是靜靜的品著眼前的茶,並不作聲。
朱標自是明白這個職位關鍵利害的,原先他的設想就是安排一個沈家的重要人物來主持此事,不是他兒子沈榮,也得是他沈家嫡親血脈。
唯有如此,沈家今後才只能徹底依靠朝廷,而不是騎牆。
這也算是徹底絕了沈家的一條後路。
而現在,他想要看看沈萬三做何抉擇。
對於沈萬三,朱標絕不會因為他獻出了諸多的金銀,就保持著極大的信任。金銀這些東西,對於沈萬三這種人來說不算什麼,更何況,他捨出這麼多的金銀,換來的其他方面的東西卻是價值更多。
如果自己對沈萬三保持著極大信任,那有朝一日朝廷想要在江南推行什麼方針策略,沈家參與其中,知道了詳情,然後通風報信,沈家得到的好處自是巨大的。
可朝廷卻只能打算牙往肚裡咽。
這種事情,朱標可不覺得人老成精,縱橫一生,已經達到富可敵國地步的沈萬三做不出來。
只要利益足夠大,沈萬三這樣一個人做出什麼事來都不奇怪。
沉默良久,沈萬三臉上亦是有些許猶豫掙扎之色,時不時又抬頭看看朱標好整以暇的模樣,最後,沈萬三微微吸了一口氣,沉聲道:“殿下,老朽冒昧,此事讓老朽來主持如何?”
自己兒子血親是不能派的,這一點,沈萬三從一開始就下定了決心。
主要是後遺症太大,做成了這件事,以後沈家就等若和江南那些豪族士紳徹底決裂。
到時候,沈家誰主持的這件事,到了江南,江南那些士族必定恨得牙根癢癢,說生吞剝皮只怕都不足以形容。
可自己就不一樣了,反正沈萬三自知如今年事已高,也沒多少年活頭了,倒不如最後發揮一下餘光餘熱。
自己死了,子嗣有朝廷蔭庇,又有偌大的家產,以後捨去一些利益,再去江南,和那些士族未必沒有轉圜的餘地。
到了他這個年紀,沈萬三隻求子嗣綿長,能夠守住自己創下的這份家業,就已經很令他滿足了。
朱標此刻聞言也是愣了一下,笑道:“沈翁,你年事已高,此事,不如讓小兒輩去做……”
未等朱標說完,沈萬三就有些激動道:“自大明立國以來,老朽日思夜想,便是如何能為皇上盡忠,為大明百姓多謀一份福祉,而今,有這樣一個大好機會就在眼前,老朽若是錯過,便是到了九泉之下,也不能瞑目。”
“殿下,放眼如今天下,不是老朽自誇,絕找不出比老朽更合適之人,江南那些士族,老朽瞭若指掌,此事,由老朽去辦,定能收穫全功。”
“若是由其他人經辦此事,老朽我倒還是有些不放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