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老朱聽著,亦是不由的點了點頭。

“好啊!”

“這麼多糧食,食鹽和布匹,可比當年咱打鄱陽湖大戰的時候,還要多上許多呢!”

“皇上,各地的錢莊也都已經大致安排妥當,錢莊內已經派發了寶鈔和一定數量的金銀, 目前這些都還處於封鎖狀態,臣已經親自下令,命人看管,各地凡有疏漏者,嚴懲不貸。”

“只是目前……”胡惟庸有些猶豫,道:“這掛帥的人選還未定,還要皇上定奪。”

老朱略微思索, 就看向了朱標, 道:“標兒,你以為呢?”

朱標當即不假思索就道:“父皇,此事我看可以徵詢沈翁的意見,沈翁當年不過一介白身,做到了江南首富,其眼光想必不會差。掛帥之事由他定奪,應該妥當。”

老朱和胡惟庸聞言皆是點了點頭。

對於沈萬三,他們二人還是非常有好感的,主要是給的太多了!

他麼的,見面就送錢,而且還不是那種摳摳搜搜的,都是直接搬一座金山給你的那種。

就算是老朱貴為皇帝,就算是胡惟庸是如今的當朝宰相,也有點吼不住啊!

如今朝廷出手闊綽,籌備如此多的物資,可以說沈萬三是出了相當大的一份力的。

畢竟,在北疆那裡, 還陳兵幾十萬, 僅僅是這筆開銷,屬實來說,就有點讓朝廷有些吃不消了。

可不佈置兵力又不行,北方才剛剛平定,人心還未徹底安定下來,這要是北元打回來了,先前做的許多工作都要白費了。

“兒臣想說的是,為了此戰萬無一失,臣以為還要有一個備選。”

“一旦事態到了無法控制之時,為了地方穩定,需要有一個人能夠立即總攬軍政和地方經濟大權。”

“嗯?”老朱眼中露出思索之色。

胡惟庸想了想,也是附和道:“皇上,臣以為殿下所言極是,此戰與我大明至關重要,理當有一個人可以在關鍵時刻總管局面,使局面不至於太過惡化之人。”

“那你們以為誰妥當?”老朱似笑非笑,可心中已然有了一個答案。

“臣以為,李相在蘇州時間不短,而蘇州又是江南經濟重地,李相總攬最為妥當。”

“此事若是順利完成也還罷了,若是不順,李相最為妥當。”

“好,即刻擬旨給李善長,此事由他背後總督辦理,至於掛帥之人……”老朱略微思索,就道:“標兒,你與沈萬三接觸不少,此事由你和他商定便可。”

“是。”朱標當即應諾一聲。

朱標出了皇宮,已然是到了後半夜,此時的南京已至冬季,雖說朱標穿的很是暖和,仍舊感受到幾分寒意。

坐在馬車上,朱標時不時的撩起車簾,看著兩側的街道,寂靜無人,顯然此刻多數的人都已經安歇,自然不會有後世那般太過繁華的場面。

當然,這也與大明立國時間不久有關,民生還未發展起來,老百姓口袋中並不富裕。

宋朝之時,夜市就極為繁華,有著各種小吃兜售,更有勾欄瓦舍這些地方供人消遣娛樂。

或許,這也是一個朝代繁榮興盛的標誌,也或許,這是一個朝代開始腐化墮落,走下坡路的開始。

因為,原先在這京城之中,勾欄瓦舍原本也是有的,只不過那些地方,早就在老朱和朱標的一次次打擊下,銷聲匿跡。

此時不管是老朱還是朱標,之所以打擊這種地方,實際上很重要的一個心思就在於怕朝中的文官武將墮落腐化的太快了。

文恬武嬉,長久下去,必生禍端。

那種溫柔鄉,實在是太容易讓人難忘了,是從骨頭縫裡就酥了。

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沉浸在這種環境之中,被拉下水是遲早的事。

正想著,不知不覺馬車就停了下來,進了承乾宮,朱標身在其中,就感受到一陣陣暖意襲來,不禁啞然失笑。

自己這些年來的富足生活,何嘗不是一個腐化?

至少自己已然忘了挨凍的滋味,說起來,在這方面,老朱倒是比他出色的多,在這寒冬歲月中,炭火取暖,老朱就用的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