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頭腦風暴(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月中旬,美國第二大次貸供應商新世紀金融公司宣告破產,公司資產從年初的17億美元,迅速縮減到不足5000萬,還在繼續減少,就像泡沫破碎的景象。
隨後五天,又有26家次貸供應商宣佈破產,因遭受鉅額虧損,尋求被大投行收留。
據CNN新聞網披露說,在整個2006年,次級貸款高達6400億美元,是3年前的兩倍多,佔到了美國全國房貸市場總規模的20%,此外在金融公司、對沖基金手中的次貸抵押債券總值達到了1萬億美元。
一堆巨大的泡沫,可以想象接下來會有多少公司破產。
這件事本來跟李察沒一點關係,只是不知道是誰在造謠,說剛破產的‘新世紀金融’是他的公司。
原因很簡單,新世紀影業和新世紀金融名字一樣,也同樣創辦於01年。
秉持陰謀論的人說,這裡面一定有什麼關聯。
華爾街幾份金融類報紙刊登了這幾條小道訊息,還說他不會放任公司破產,肯定會想辦法挽救公司。
更有小報說他聯合幾家大投行,準備投資1000億救市。
對於這樣的謠言,太陽島新聞發言人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指出,
李察布萊德旗下公司從未涉及次貸金融方面業務, 太陽島投資是一家網路科技投資公司, 也沒有涉及到房地產投資,目前金融市場上流傳的有關太陽島的謠言, 沒有根據,不可信。
解釋之後,謠言消失了,次貸公司和涉及到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 該破產的破產, 該被收購的繼續被收購,這些公司在房地產市場火爆時,跟風下注,賺得盆滿缽滿, 現在破產了也是應該的。
在紐約華爾街風起雲湧的時候, 洛杉磯這邊似乎沒受到一點影響,各大劇組依然在緊張的拍攝中,新電影的宣傳上映, 也有條不紊,這階段的電影票房也沒有受到影響,三月第二週票房市場收入比去年同期還高出了12%。
這種狀況就像是01年的撞擊事件,一邊氣氛凝重,一邊天朗氣清。
下午,李察提前下班,來到了尼爾莫瑞茲的電影工作室。
工作室裡,三四十號人正在忙碌, 畫草圖做設計, 尼爾莫瑞茲正趴在桌子上跟一群助手商量工作。
“李察,你來了。”
尼爾莫瑞茲起身招呼道。
“導演選好了嗎?”
李察問道。
“我和他們三個都談過, 科恩導演最近接了部大戲, 是環球的《木乃伊》系列第三部,他沒有時間。”
尼爾莫瑞茲坐下說道。
“真是恭喜他了。”
羅伯科恩是《速度》系列第一部導演, 之後又跟他合作了《極限特工》。
電影全球大賣3.1億美元, 科恩導演也成了一線導演, 只是05年的《絕密飛行》大撲, 科恩導演休息了一年,今年能成為《木乃伊3》的導演, 看起來還不錯。
“辛格頓導演想要改劇本,我沒答應, 也就沒談攏,我又找林詣彬導演談談。”
尼爾莫瑞茲喝了口咖啡說道。
“談的怎麼樣?”
“還不錯,林的執導能力不錯,對賽車電影的看法也很新穎,我和他聊過,他說的那些想法很符合導演的人選。”
尼爾莫瑞茲說道。
“那就是他了,早些定下,也能早些做準備。”
李察說道。
尼爾莫瑞茲詫異地看了他一眼,“林導演執導的《速度5》是整個系列中票房最差的一部, 你不擔心他搞砸了?”
李察一笑,“我不在意導演是誰, 我只在意你是製片人,我相信你。”
“哈哈,謝謝, 這話聽著真叫人感動。”
尼爾莫瑞茲笑道。
“這是事實。”
李察笑了笑,又說道,“考慮到系列電影后續陣容的問題, 我們要不要跟演員多籤幾部片約?《速度》系列第四五部,最大的敗筆不在導演身上,也不是劇本的原因,而是為了節省成本,更換了主演陣容,導致老觀眾流失,我們應該引以為鑑。”
尼爾莫瑞茲皺眉沉吟了下,“電影還沒拍你就考慮續集的問題,你對這個系列這麼有信心嗎?”
“你不認為我們能做好這個系列嗎,有你有我還有保羅沃克,老陣容回來了一大半,劇本也很不錯,我不認為我們會搞砸了它,所以多考慮一下將來, 免得出現一些不必要的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