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宇文兄弟(第1/3頁)
章節報錯
經觀音婢提醒,李淵終於想起後宮之中,還有個宇文令馨。
李淵神情淡然地問觀音婢,「宇文寶林送給阿婢的信,你可曾帶來?」
觀音婢從袖中取出宇文令馨寫好的兩封信,雙手奉與李淵。李淵接過書信,他見一封寫給宇文士及,一封寫給宇文靜,信口未封,李淵當即取出信箋觀看。
書信之中,宇文令馨盡述聖主李淵施予的恩澤,和經營天下的宏韜偉略,勸宇文士及早日來附,勸宇文靜和族人一心一意效命於新朝。字裡行間,情真意切,叔侄、兄妹之間情意殷殷。
李淵看罷,將兩封書信放在案上,微笑著對觀音婢道,「宇文寶林倒是有幾分文采,想她的三兄宇文士及看到也會有些動心。」
「這兩封信就放到阿爺這裡,一封信我會親手交給宇文靜。阿爺再親書一封,和宇文寶林寫的另外一封,一起派人暗中送給宇文士及。」
觀音婢見李淵欣然收下宇文令馨寫的兩封信,心中暗想這次不但幫了宇文令馨,而且為平定天下也盡了自己的一點心力。
說完了要說的事,觀音婢向李淵告辭,回到承慶殿。
自此之後,宇文令馨的命運得到改變。
時下,李淵喜歡的嬪妃,有多人有了身孕,李淵有一段時間便獨寵宇文令馨。
過了幾日,進入九月,楊婧也有了害喜的反應,經吳醫師診脈,也確定有了身孕。
李世民年近二十,一直沒有兒女,如今是三喜臨門,王妃觀音婢和他的兩個妾室,一起懷上了孩子。
就在九月,宇文令馨的大兄宇文化及,又幹了一件大事。
他將所立的小皇帝楊浩毒死,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定國號為「許」。
到了這裡,不得不交待一下宇文化及兄弟,和在中原鏖戰的王世充、李密。
自去年四月開始,李密即佔據鞏縣洛口倉,率大軍在東都洛陽東北三十里的金墉城,與王世充等留守洛陽的隋軍對峙。
耗時一年半,李密的軍隊始終未攻下東都洛陽。
宇文化及殺了楊廣之後,立楊浩為皇帝,擁眾十萬,在前朝親貴的一致要求下,宇文化及帶兵北上,準備奪回東都洛陽。
在東都洛陽,王世充、段達、元文都、盧楚等人,擁立的皇帝是楊廣的孫子楊侗,年號為皇泰。
如今的情況是,宇文化及擁立的隋朝小皇帝,王世充等人擁立的隋朝小皇帝,還有隋朝的叛賊李密,這三股勢力都想佔據洛陽。
王世充這股勢力在守,宇文化及、李密這兩股勢力要攻。
宇文化及的軍隊從東向西趕往洛陽,快到離洛陽三百里的黎陽之時,李密讓他的部下徐世勣,率軍撤出黎陽,全力守衛黎陽城西的倉城。
宇文化及大軍趕到,趁機佔領黎陽,然後分兵包圍倉城。
李密的軍隊處於不利的態勢。
西邊是東都洛陽王世充等人的隋軍。
東邊是宇文化及所率的另外一支隋軍。
這兩隻隋軍,分屬兩個不同的隋朝小皇帝。
李密的軍隊夾在中間,呈腹背受敵之勢。
宇文化及率軍到達黎陽之後,李密不再攻洛陽,而是率兩萬軍隊趕赴黎陽,在黎陽城西南,隔沁水駐紮,與倉城的徐世勣遙相呼應,深溝高壘,不與宇文化及交戰。
宇文化及想奪回東都洛陽,但是李密的軍隊擋在宇文化及西進的路上,如果要西進,宇文化及必須先打敗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