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戰報的情況,觀音婢對戰敗的結果深信不疑,但是對戰鬥的決策過程,和戰鬥經過卻認為不可思議,其中有太多的疑點讓人感覺到有些匪夷所思。

觀音婢想解除心中的疑惑,但是即使心中疑慮重重,也只有等到李世民回來,才能知道其中的真相。

又過了幾日,李世民率軍回到長安,臨走時帶走精兵四萬,回師時殘兵敗將不到兩萬,而且有數名將軍被俘。

李淵對此次兵敗異常震怒,這是自晉陽起兵以來,唐軍受到最大的一次挫敗,他敕命罷免劉文靜、殷開山等人所有官職。李世民則因為兩軍交戰時,有病在身,不再予以追責。

李世民率軍返回長安之日,李淵亦未安排文武官員到城外迎接,沒有迎接大軍凱旋的軍禮,沒有接風的慶功宴,李世民將軍隊駐紮在城外軍營,和軍中主要將佐灰溜溜地進了長安城。

在兩儀殿見過李淵,詳細稟報了戰事的整個過程,李世民從兩儀殿回到承慶殿,觀音婢已在承慶門前廊橋的西端等候。

此次出征歸來的李世民,沒有了上次從東都洛陽歸來時的意氣風發和春風得意,他步履沉重,表情淡然,見到在橋頭等候的觀音婢,臉上勉強露出笑容,關心地問道,「我走後這段時間,阿婢一切可好?」

觀音婢叉手屈膝向李世民行了個禮,笑盈盈地道,「臣妾向大王問好。」

李世民被觀音婢的舉動鬧得哭笑不得,只得笑道,「阿婢你又在作什麼妖?」

觀音婢這才回復常態,柔聲勸慰李世民,「勝敗乃兵家常事,世民阿兄又何必為一次出師不利而煩惱?」

說著,觀音婢側過身,對李世民道,「世民阿兄趕快回到院中沐浴更衣,洗去征塵,然後給阿婢說說這其中到底怎麼回事。」

李世民點頭,兩人並肩進了承慶門,回到承慶殿,觀音婢吩咐覃蘭安排宮人服侍李世民沐浴更衣。

李世民沐浴更衣已畢,回到殿中臨窗榻上坐下,觀音婢斟了一盞香茗遞給李世民。

李世民輕輕啜了一口,將碗盞放下,心中似乎想著心事。

觀音婢見李世民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心中很是心疼,她能夠感受到,這次出征失利對李世民的打擊很大。但觀音婢剛剛見到李世民,又不知如何才能勸到他的心裡。

她柔聲問李世民,「世民阿兄覺得這茶怎樣?」

李世民淡淡地道,「還不錯。」

觀音婢看著神情淡然的李世民,呵呵笑道,「世民阿兄出去打仗回來,口味變得真刁,這麼好的茶,你只輕描淡寫地說了三個字「還不錯」。看來阿爺是白費了一番苦心。」

李世民聽觀音婢提起打仗,心中就有些懊惱,後來聽到她又提及阿爺,就問觀音婢,「我評論茶好壞,與阿爺何干?」

觀音婢微微笑道,「當然和阿爺相干,因為這茶是阿爺前兩日剛剛賞賜的,說是蜀地進貢的新茶,專門讓人交代,等你出征回來,讓你嘗一嘗。」

李世民嘆道,「阿爺心中總是記掛著我,可我這次出征卻辜負了阿爺。」

觀音婢勸道,「剛才我已經說過,勝敗乃兵家常事。阿爺沒有對你予以處罰,就是沒有怪罪於你。而你遇到挫折,就灰心喪氣,才是真正辜負了阿爺。」

李世民沮喪地道,「阿爺沒有降罪於我,實是劉文靜、殷開山等人代我受過,想想他們被罷去一切職務,而我卻安然如故,心中總覺得對不起他們。」

他頓了一頓,然後內疚地道,「這次失利,其實是我的錯,劉文靜、殷開山是替我頂罪,這樣讓我於心何忍?」

觀音婢剛聽到李世民戰敗的訊息時,就覺得戰報之中有許多疑點,如今聽李世民所說,果然被她料中,觀音婢心中思忖,這其中定是藏著七巧。

她關切地看著李世民,詢問道,「世民阿兄,這其中的真相到底如何?」

人的思想是一種奇怪的東西,當一個人心中藏著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找個物件進行傾訴,如果一直不說出來,就會時時縈繞在心頭,憋在心裡揮之不去,從而加重心理的負擔。

天長日久,這種心理負擔長期無法釋放,便會患上抑鬱之症。

如今李世民心中藏著天大的秘密,如一塊巨石壓在心頭,見觀音婢問起,便一吐為快,將整個戰事的前前後後講給觀音婢聽。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二一一章 二郎兵敗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