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拉近與楊婧和陰月娥心理上的距離,觀音婢儘可能在稱呼上喊得更親近一些。

她微笑著問楊婧,「婧妹今年芳齡?」

楊婧微微抬首,望著觀音婢怯怯地道,「妾今年十四。」

觀音婢又微笑著問陰月娥,「月娥妹妹今年多大?」

陰月娥挺直身子坐好恭敬地答道,「奴婢今年十五。」

觀音婢見她們仍然一副謹小慎微的樣子,親切地笑道,「以後你們就喊我阿姊,我喊你們妹妹。」

楊婧小聲道,「妾不敢。」

觀音婢笑道,「為何不敢?你與秦王和襄陽公主是姨表姻親,我們原本就該姊妹相稱,隨著秦王來喊,你應該喊我一聲阿嫂。」

接著,觀音婢呵呵笑道,「咱不隨著秦王來喊,還是喊阿姊更親近一些。」

楊婧見觀音婢和善,臉上也露出微微的笑容。

襄陽公主也跟著道,「對,以後你們兩個就喊我們阿姊。」

楊婧、陰月娥在觀音婢、襄陽公主和善可親的言語感染之下,心中的緊張緩和了不少。

人的感情是一種奇妙的東西,語言則是觸媒,喜怒憂思悲恐驚,皆可由其觸發。

嘴是兩張皮,同樣一件事,正說反說都有理。

話分陰陽,言善以始其事,言惡以終其謀。

與人交談之時,說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稱為陽。

用陽的美好前景,可以誘使人們去做某事。

與人交談之時,說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稱為陰。

用陰的不好後果,可以阻止人們做某事。

是人都喜歡美好的事情,厭惡不好的事情。

但是善說之人卻可以讓陰陽轉換,讓處於美好處境的人,甘於接受不好的處境,並甘之如飴。讓處於不好處境的人,傾盡全力付出,去追求美好的前景。.

從不好的處境,付出一切去追求美好生活,還可以理解。

讓處於美好處境的人,甘於接受惡劣的處境,卻讓人困惑。

但是,《鬼谷子》卻有說人之法,完成其中的陰陽轉變。

《鬼谷子》道:以陽求陰,褒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

讓人由好的處境,甘於接受不好的處境,就要褒以德,要讓他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高尚的事情,要讓他得到忠孝、仁義、賢良、淑德等這樣的好名。

讓人由不好的處境,去追求好的處境,就要勸人付出努力,用精力、體力、金錢、美色、甚至是生命等自己擁有的資源去交換。

但是其中有最關鍵一點,首先是你說的話,對方願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