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濟世安民(大結局)(第1/4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初為太子,李淵授權其處置大小軍務政務,有三件事急著要辦。
一是李建成、李元吉故舊、屬下仍人心惶惶,李世民要設法安定人心。
二是要穩定朝堂,獎勵追隨自己的功臣。
三是突厥之患未解,需派合適人選征討突厥。
為安定人心,李世民善待李建成、李元吉舊屬,所有人都不再追究。
將流放到巂州的王珪、韋挺、杜淹召回。
任命王珪、韋挺為諫議大夫。
任命為李建成出謀劃策、極力排擠李世民的魏徵,為太子詹事主簿。
對於領兵攻打玄武門的馮立、薛萬徹、謝叔方,李世民倍加重用。任命馮立為正三品的廣州都督;薛萬徹為從三品的右領軍將軍;謝叔方為正五品的右翊衛郎將。
其他人員,仍按舊時官職予以任用,傳令各地不得抓捕太子、齊王舊時部屬。
自些之後,李建成、李元吉舊屬,個個心中歡喜,人心趨於安定。
李淵以尉遲敬德定國有功,下詔將齊王府金帛器具全部賜予尉遲敬德。
另外,李淵還下詔獎進有功之臣,對重要官員進行任命。
裴寂不再任左僕射,保留司空之職。這樣三公之中,太尉李世民已立為太子,司徒李元吉被殺,只乘司空裴寂一人。
原來宰相之位空缺,現將宰相之位補齊。任蕭瑀為左僕射,封德彝為右僕射;陳叔達、高士廉為侍中;房玄齡、宇文士及為中書令。六位宰相全部補齊。
李淵下詔任命平亂有功之臣。
任命的正三品官員有:長孫無忌為吏部尚書,杜如晦為兵部尚書,秦叔寶為左衛大將軍,程知節為右武衛大將軍,尉遲敬德為右武候大將軍。
任命的從三品官員有:段志玄為左驍衛將軍,張公謹為右武候將軍,長孫無憲為右監門將軍,丁記坎為左衛將軍。
另外,任命杜淹為御史大夫,顏師古為中書侍郎,兩人皆為正四品。
為解突厥之患,李淵下詔,遣右衛大將軍柴紹,率軍征討突厥。
七月,柴紹於秦州大破突厥,斬殺突厥大將一人,斬殺士卒千餘人。
八月初八,李淵下詔,傳位於太子李世民。
李世民堅辭不受,李淵心意已決,不同意李世民的請辭。
八月初九,李世民於東宮嘉德殿即皇帝位,尊李淵為太上皇。因李淵住在太極宮,李世民堅持不在太極殿問政,將問政之處設在東宮嘉德殿。
八月二十一日,李世民下詔,冊封長孫氏為皇后。
長孫氏即為觀音婢。
觀音婢正位中宮之後,崇尚節儉,不求奢華,日常用度一如往常。
觀音婢在宮中多年,深知宮中嬪妃、宮女的疾苦。為數眾多的宮女,被關閉在幽深的宮苑之中,著實值得哀憐。
她向李世民建議,放部分宮女出宮。
李世民欣然同意,下詔外放宮人出宮,經過揀選之後,外放宮女三千人,讓她們分別回到自己的親屬身邊,聽憑她們嫁人。
跟隨觀音婢多年的「河東六婢」和新竹、展畫,多是已經二十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