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坐直身子,神色變得越發莊重,他堅定地道,「阿爺心意已決,將改立二郎為太子,望你不負阿爺一番苦心。太白經天,天命繫於你身,既然天命難違,阿爺不久就會傳位於你。」

李世民一聽大驚,含淚拜道,「阿爺不可,你如今身體康健,春秋正盛,此時傳位於兒臣,是千古未有之事,兒臣恐為此落下不孝之名。」

李淵則面帶微笑,坦然說道,「阿爺年邁,國事繁重,阿爺常感力不從心,為江山社稷著想,還是早日傳位於你最好。」

「阿爺向來疏放,不慕虛名,不想效仿前世帝王,老死於大位之上。」

李世民見李淵態度堅決,也沒再堅持。

他此時反而不好再提,用殘忍的手段誅殺李建成、李元吉,於是試探著問李淵,「那麼,大兄和四弟怎麼辦?」

李淵聽李世民問李建成、李元吉,瞬間收起臉上的笑容,黯然神傷,卻決絕地道,「夜長夢多,最好是快刀斬亂麻。」

對於李淵的話,李世民不敢妄加猜測,不解地問李淵,「兒臣不明白阿爺所言何意?」

李淵反問李世民,「二郎可曾想過如何處置你大兄、四弟?」

此時的李世民一個字都不敢說錯,唯唯對李淵道,「兒臣不敢擅作主張,還請阿爺明示。」

李淵目光如炬,看著李世民,「阿爺這幾日在想,就以意圖謀害秦王和有功將士,以及穢亂後宮為由,將他二人下獄,交有司查實後予以賜死。」

對於李淵的處置方式,李世民並不贊同,但也不敢貿然說出自己的計劃,就問李淵,「阿爺難道真的要將大兄、四弟賜死嗎?」

李淵堅定地道,「必須賜死,以絕後患。和江山社稷想比,父子親情已是無足輕重。如不將他二人賜死,會讓他們和追隨之人仍有非分之想,最終會釀成大禍,危及江山社稷。」

李世民向李淵拜了拜,向李淵告罪,「兒臣以為,此事交由有司審問有幾處不妥,還望阿爺容兒臣奏稟。」

李淵點頭道,「二郎只管直說,今日阿爺讓你來,就是要和你商議此事,為求能有個萬全之策。」

李世民再次向李淵叩首,方才說道,「兒臣以為,交由有司審問有三處不妥。」

李淵靜靜看著李世民,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李世民接著道,「一是,會引起朝堂不穩。與大兄和四弟來往之人,怕受到牽連,會人人自危。有人怕大兄、四弟獲罪,殃及自身,定會不顧一切,力保他二人。輕則鬧得朝堂吵鬧不休,重則會讓人生出不臣之心。」

「二是,一旦交由有司審問,大兄、四弟穢亂後宮之事,便會盡人皆知,會有損阿爺和皇家的威嚴。」

「三是,世人會說阿爺冷酷,處死自己的兒子。這有損阿兄的英名,在史書上留下汙點。」

李淵聽完李世民說完這三點理由,半天沉默不語,陷入沉思之中。

是人都想有個好名聲,誰都想顧及自己的臉面,李淵也是一個凡人,即使心胸再寬廣,也不會對損害自己的名聲無動於衷,他不想讓後世之人戳自己的脊樑骨。

再者就是,如今天下初定,李淵不想因為李建成、李元吉之事,讓文武眾臣離心,鬧得人心不穩。

李淵沉吟了一會兒,問李世民,「二郎可有良策?」

李世民見李淵已經動心,便向李淵全盤托出自己的計劃。

李淵認真聽過之後,最後決定就照李世民、觀音婢商定的方案行事。

接下來便發生了,讓後世一直看不清真相的「玄武門」之變。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三一一章 殺子之心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