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三章 舌戰佛徒(第1/2頁)
章節報錯
觀音婢回到弘義宮,回味李淵在櫻桃園和她說的話,總感覺到李淵在向她暗示什麼。
是讓李世民耐心等待?還是讓觀音婢和李世民相信他?
觀音婢一時也想不明白。
到了晚上,李世民從承乾殿回到垂拱後殿,觀音婢向他說起和李淵在櫻桃園裡的交談,觀音婢問李世民能否悟出李淵話中之意。
李世民看著觀音婢輕笑,調笑著道,「阿婢往日最會猜度人心,今日為何變傻了?」
觀音婢見李世民有意在自己跟前賣弄,故意裝作惱道,「世民阿兄和阿爺是否都希望阿婢傻一些?傻子才會更聽話。」
李世民擊掌笑道,「阿婢這下說對了,阿爺就是希望我們這時候裝傻。對於身後之事,阿爺已有全盤安排,他是在提醒我們不要輕舉妄動,以免打亂了他的章法。」
經李世民這麼一說,觀音婢也似有所悟,目不轉睛地看著李世民,眼神中充滿著信任和期待,他想知道更多的內情,迫不及待地問,「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李世民好像是已經胸有成竹,堅定而信心十足地道,「眼前儘量少動,只要阿爺不糊塗,我們就跟著阿爺的步子走。」
如今已是到了接近決定弘義宮命運的關鍵時候,觀音婢反而有些迷茫,她似乎已經看不透哪是真相,哪是假相。
畢竟還是李世民在外面走動的多,接觸的人多、事多、聽到方方面面的訊息多,因此更能看清事情的全貌。
觀音婢央求李世民,「世民阿兄,你快點將朝中的動向和情勢給阿婢講一講,不要總是把阿婢矇在鼓裡,以免讓我在弘義宮中瞎著急。」
李世民便將朝野之中的大事,一樣樣說給觀音婢聽,並給她分析了當下的大勢。
觀音婢聽了李世民的分析,心中總算安定了不少。
又過了兩日,李淵在兩儀殿舉辦內朝朝會,召集在京的三品以上官員商議除佛之事。
李淵安坐於龍榻之上,朝臣們在殿中兩側列坐。
首先,由太史令傅奕當著朝廷眾臣的面宣讀請求除佛的奏疏。
太史令傅奕要求除佛的理由是什麼呢?
傅奕認為佛法不可信。
他認為,佛法傳自於西方,離中國路遠,言語不通,漢朝時翻譯佛經的人,把自己虛假的想法摻雜其中,來迷惑信徒。
佛教虛假地編造了,地獄、餓鬼、畜牲三惡道的教義,又加上人、天、阿修羅這三種說法,編造「六道輪迴」之說。
傅奕問朝中眾臣,「地獄在哪?餓鬼在哪?阿修羅在哪?有人實實在在地看到嗎?這不是憑空捏造嗎?」
傅奕認為,佛教編造這些假說辭,不過是為了以此恫嚇愚昧無知的人,欺騙平庸鄙陋的人們。
傅奕在奏疏中向李淵諫言,佛教最大的危害,是竊取君主的權威,損害朝廷政令的實施。
傅奕認為,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則;國家的權柄應當由天子掌握;貧窮與富有、高貴與卑賤,是由人們建立的功勞業績而得到的。
而僧人們卻說,這些都是佛祖的恩賜,謬言佛道法力無邊,遠遠高過君王。
傅奕接著一一列舉佛道的危害。
其一,佛道教導人們,不忠於君主、不孝敬父母,而是去落髮為僧。
其二,佛道欺騙人們不勞而獲,讓人們妄想透過施捨一些錢財,而得到千倍、萬倍的報償。僧、尼卻藉此來騙取錢財。
其三,僧、尼大肆擴建廟宇,百姓尚且缺衣少食,寺廟卻大量使用金、帛、絲綢裝飾泥胎佛像,這豈不是虛耗國家錢財?
其四,廟宇為懶散遊蕩、不務正業的人提供庇護,讓這些人落髮為僧,從而逃脫租稅、兵役、徭役。不但對國家沒有貢獻,反而讓這些人不勞而獲,成為國家負擔。
其五,全國僧尼不計其數,不婚不娶,不生育子女,影響國家人口增長。
傅奕歷數佛教的危害,向李淵建議,「要取締佛道,防止國家資財再被寺廟侵吞;讓百姓知道權力掌握在天子手中;革除妖言惑眾的風氣;讓百姓迴歸淳厚質樸的習俗;強迫僧尼還俗各自婚配,可以增加賦稅,增添人口,從而富國強兵。」
傅奕所言振聾發聵,句句切中時弊,李淵聽來心有慼慼焉。
李淵問殿中眾臣對除佛之事有何想法。
朝堂之上數十名顯貴大臣,只有太僕卿張道源一人贊同傅奕說得有理,其餘眾人盡皆沒人應聲。
李淵見此情勢不免心驚,可見佛道的毒害,對朝臣影響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