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婢端起酪漿,慢悠悠地喝了一口,問馨兒,「你聽誰說他們在大牢裡受罪?」

馨兒嘟囔道,「在大牢裡不受罪,難道還會享福不成?」

觀音婢笑吟吟地看著馨兒,「你也不想想洛陽是誰的地盤?說不定你家兄長和郞君,正在那裡偎著火盆喝酒、吃肉呢。」

觀音婢一句話提醒了馨兒,臉上頓時舒展了下來,不好意思地道,「我說小姑姑咋不急?」

觀音婢說得沒錯,李世民這次去洛陽到各處去送禮,是和鎮守洛陽的屈突通串通好的。

洛陽是李世民和屈突通的天下,御史臺和大理寺的人在時,屈突通便安排人將丁記坎、長孫湛關入獄中;御史臺和大理寺的人不在時,屈突通便安排人將丁記坎、長孫湛放出來。

李元吉告丁記坎、長孫湛在洛陽各處送的是金銀玉帛,但御史臺和大理寺的人透過到各處查證,卻只是些不值錢的土特產,箱子裡裝的東西,甚至還沒有箱子值錢。

所送的東西從長安運往洛陽時,都貼上了秦王府的封條,當御史臺和大理寺的人到各家查證時,有的箱子已經開啟,有的還貼著封條,但是箱子裡的東西都是一個樣。

御史臺和大理寺的人審問丁記坎、長孫湛,丁記坎、長孫湛堅稱,「年節將近,秦王感謝洛陽父老的支援和愛護,送些關中的土特產以示慰問。」

李世民所送的東西雖然不貴重,但是收到禮物的人都把這當成一種無上的榮耀,洛陽的官吏、士紳、豪強,都以收到李世民的禮物為榮。

御史臺和大理寺查實之後,將情況奏報李淵。

李淵非但沒有責備李世民,反而對李世民籠絡人心的方式十分讚賞。

還未到正旦節,御史臺和大理寺便將丁記坎、長孫湛從洛陽監獄釋放,丁記坎、長孫湛帶領屬下安然無恙返回長安。

李淵讚賞李世民的做法,便用李世民在洛陽送禮之事教導李建成、李元吉,告訴他二人,「馭下要有手段,不能只會釋出命令,還要學會籠絡人心。秦王所送禮物雖然不多,但禮輕仁義重,卻能打動人心。」

當著李建成、李元吉的面,李淵將李世民誇讚了一番。

李建成、李元吉聽李淵誇讚李世民,心中甚是懊惱,本來想著藉此事來打壓李世民,結果是卻倒幫了李世民一個忙。

眼看著李世民的地位越來越穩固,用盡各種辦法都無法將李世民撼動分毫,李建成、李元吉心中既恨又急。

李元吉勸李建成,「大兄不要再心慈手軟,最好是將老二早點殺死。阿爺即使知道是大兄殺了老二,到時候只有大兄一個人是太子的人選,阿爺也不會將你怎樣。」

此時的李元吉,已不是前幾年的李元吉,面對大位的誘惑,他對皇帝大位也生出了覬覦之心。

有屬下對李元吉道,「大王的名字「元吉」,用篆字來寫可以合成一個「唐」字,大王將來必為大唐之主。」

李元吉聽後心中欣喜萬分,從此就生出了奪取大位之心。

他想讓李建成與李世民鬥個兩敗俱傷,自己得漁翁之利。

李元吉慫恿李建成殺李世民,他有自己的如意算盤。

假如李建成將李世民殺死,李淵必定會震怒,從而怪罪李建成,到那時廢了李建成的太子,能夠接太子之位的只有李元吉。

即使李淵不廢去李建成的太子之位,除去了李世民,李元吉認為對付李建成是易如反掌。

所以,如今的李元吉是極力勸說李建成殺了李世民。

李建成覺得李元吉說得有理。

沒有了李世民,李淵只有李建成一個人作為太子人選,不可能廢了他的太子之位。

李建成始終認為,李元吉和他一心,他從來沒有將李元吉,作為競爭太子之位的威脅。

在李元吉的勸說下,李建成便再次生出了害死李世民的打算。

正旦節剛過,李建成奏請李淵,「兒臣作為太子,想在東宮宴請宗族子弟,暢敘一下骨肉親情,還望阿爺能夠准許。」

李淵對李建成的想法很支援,「你作為太子,與宗族子弟拉近關係,本就是分內之事,趁著年節,你只管安排就是了。」

得到李淵的同意,李建成公然請皇族子弟一起宴飲,便沒有了私自結黨之嫌。

於是李建成便向宗族子弟發出請柬,邀請他們到東宮歡聚。

李世民作為李建成的二弟,自然也在被邀請之列。

李世民、觀音婢知道,李建成、李元吉早就有除去李世民之心。

如今接到李建成的請柬,兩人便商議,到底是去,還是不去。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二八五章 洛陽送禮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