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在李元的鼓動下,決定儘快將李世民害死。

兩人經過商議,制定了一個將李世民毒死的計劃。

於是李建成奏請李淵,準備在東宮設宴安排一個皇族子弟的聚會,李淵欣然應允,但他怎麼也想不到李建成要借這個機會害李世民。

年節之時,李建成邀宗族子弟宴飲,肯定少不了邀請李世民。

李世民收到李建成的請柬,便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李世民、觀音婢早就知道,李建成、李元吉有害李世民之心。

如果去赴宴,觀音婢擔心李世民的安全;如果不去赴宴,則是李世民失禮。

觀音婢認為,不管是不是失禮,還是李世民的人身安全重要。如果能確保安全,就去;如果不能確保安全,說什麼也不能去。

就在李世民、觀音婢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晴虹冒著風險,從東宮裡傳出來訊息,李建成計劃趁這次機會毒死李世民。

有了準確的訊息,觀音婢反而放下了心,她和李世民商量了應付的對策,覺得一切都考慮得萬無一失之後,才決定讓李世民去東宮赴宴。

武德九年,正月初五晚上,李建成在東宮光天殿設宴,李世民應邀來到東宮。

皇族子弟匯聚一堂,舉杯暢飲,共敘骨肉血脈親情。

李家兄弟、叔侄之間,笑語歡騰,推杯換盞,整個光天殿里人聲喧嚷,熱鬧非常。

晚宴從酉時開始,到了天交二鼓仍未散去。

這時一場意想不到的事突然發生,秦王李世民突然口吐鮮血,伏於案上人事不省。

酒宴延續了幾個時辰,在場的皇族子弟早就一個個喝得醉眼矇矓,根本沒人注意到李世民出了意外。

在一旁服侍的宮女晴虹驚呼,「不好了,秦王殿下吐血了。」

殿中依然是吵嚷嚷一片,根本沒有人理會,也沒人注意到發生了不同尋常的事情。

晴虹跪到李建成跟前,向他稟報,李建成也已喝得大醉,不知他嘴裡含混不清地說些什麼。

晴虹知道淮安王李神通,因年齡已大,今晚沒怎麼喝酒。

她向淮安王看去,見他正和喝得醉醺醺的趙王李孝恭在大聲說著話。

晴虹快步走到李神通几案前,跪下稟道,「大王,出大事了,秦王殿下剛才吐了好多血。」

淮安王李神通一聽大驚,急忙站起,快步走到李世民所坐的案前,見李世民伏在案上,几案上有一大片血,弄得李世民臉上、衣服上到處都是。

淮安王李神通將手指放在李世民的頸部,感覺到脈搏還在有力地跳動,心中才稍安了一些。

李神通是李世民的從叔,是當晚宴會上年齡最長的一位,他敏感地意識到其中必有七巧。

他看到殿中諸人都已醉得不成樣子,急忙對晴虹道,「快到殿門去喊宦官。」

在殿門外值守的宦官隨睛虹來見李神通,李神通向宦官交代,「太子已經喝醉,秦王口中吐血,你速去將本王的馬牽來,我先將秦王送回弘義宮,你再安排人去向主上稟報。」

值守的宦官急急忙忙跑出殿外,李神通託著李世民的後背和雙腿,將他抱起,快步走出光天殿。

出了殿門,那宦官已經牽馬候在殿外,李神通不愧是一員勇猛的武將,他手中託著身材高大的李世民仍能輕鬆上馬,將李世民在自己腿上放好,從宦官手中接過韁繩,口中向宦者交代,「趕快派人去稟報主上。」

說完,雙腿一夾馬腹,催動胯下坐騎,離開光天殿。

李神通抱著李世民,騎馬向北,從北門玄德門出了東宮,然後沿大路向西走了三四里來到弘義宮門前。

李神通停下馬,對門樓上的守衛喊道,「秦王醉酒,本王送他回來,速速開門,並去稟報秦王妃。」

當晚值守的守衛將領是段志玄,他看到李神通抱著李世民回來,當即下令開啟宮門,一邊讓人飛速去向觀音婢稟報,一邊將李世民從李神通手中接過來。

李神通下馬,將馬匹交給守衛,陪著段志玄急步走向垂拱前殿。

段志玄抱著李世民,和李神通一起來到垂拱前殿,觀音婢已站在門前等候,見段志玄抱著李世民,觀音婢驚詫地問,「秦王怎麼了?」

李神通道,「本王也不清楚是怎麼回事,二郎娘子快傳太醫。」

觀音婢看上去是臨危不亂,吩咐剛才報信的守衛,「你去到前院,看房先生、杜先生是誰值守,讓他們安排人去傳太醫。」

守衛聽了觀音婢的吩咐應諾而去。

觀音婢則讓段志玄將李世民放到西間書房臥榻之上,然後讓新竹、展畫端來溫水,觀音婢親自幫李世民擦去臉上的汙漬和血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