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考慮到的是,楊文幹是李建成的親信,他在河東之時就跟著李建成,是太子一黨的核心成員,是李建成最信得過的人。

上次李建成招募勇士的時候,楊文幹給予了大力支援,為李建成送去了數百人。

因楊文幹對李建成忠心無二,李建成對他極為依重,剛登上太子之位,讓楊文幹負責東宮的宿衛。

後來,李建成又極力保舉楊文幹擔任慶州總管的職位,掌握著慶州的軍政大權,使慶州成為李建成在長安之外一方最強的勢力。

其次考慮到的是,慶州地處隴東,離宜州鳳凰谷仁智宮相距四百多里,兩地之間只隔了一個豳州。

如果從慶州派出騎兵,對仁智宮進行突襲,從慶州出發抵達仁智宮只需要一日,可以達到奇襲的效果。

謀劃初步確定之後,李建成派人與楊文幹聯絡,楊文幹服從李建成的安排,但是他提出從慶州出兵,只能出動騎兵。

如果派步兵,路途太遠,行軍時間長,這麼多人興師動眾很快就會被人發現,未到宜州便會受到沿途州縣駐軍攔截。

但是出騎兵的話,僅憑慶州一州之力,能召集的騎兵超不過一千人。

要想靠一千騎兵達到突襲的效果,必須派出戰鬥力強的重騎兵。

而裝備重騎兵代價高昂,慶州根本無力承擔,只好請求太子李建成提供騎士、戰馬所需的鎧甲。

李建成接到楊文乾的請求,也深感為楊文幹裝備重灌騎兵的重要性,如果從慶州派出的軍隊沒有一定的戰鬥力,去突襲仁智宮等於是飛蛾撲火。

李建成、李元吉想盡千方百計,才從東宮守衛、齊王府護軍之中,蒐集到數百套重灌騎兵鎧甲,準備派太子翊衛府郎將爾硃升、校尉橋公山送往慶州。

但是數百套重灌騎兵鎧甲蒐集好以後,如何運出長安城卻成了一個難題。

數百套重灌騎兵鎧甲可不是個小數目,需要幾十輛車才能裝完,這麼一大批軍械要想運出長安城是一個麻煩事。

長安城的各城門由監門衛把守,而監門衛歸李世民掌管,如果明目張膽地往外運這些鎧甲,肯定會被監門衛攔下。

在萬般無奈之下,李建成想到了天策將軍府的兵曹杜淹,杜淹是李世民的屬下。

李建成便向杜淹打聽,問他能不能想出解決的辦法。

杜淹向李建成承諾,他與監門衛之中有私人關係,可以花重金買通值守的監門衛值長,將重灌騎兵鎧甲偷偷運出城。

李建成便給杜淹重金去打通關節,杜淹不負李建成所望順利將事情辦成。

李淵率人駕幸仁智宮以後,李建成便開始籌劃慶州出兵突襲仁智宮之事。

在杜淹的幫助下,李建成派太子翊衛府郎將爾硃升、校尉橋公山,將重灌騎兵鎧甲偷偷從長安城運出,送往慶州城。

爾硃升、橋公山也是李建成的親信,兩人在河東時就跟著李建成,他們曾配合李建成整治過李元吉,刺激李元吉學習武功。

這麼多年來他們兩人一直跟著李建成,如今也混到了四品、五品的武官。

四品、五品在京師長安算不上大官,但到了地方卻相當於一州的刺史,李淵未得志之時,身為一品的國公,混了大半輩子才混了個四品的實授官職。

爾硃升、橋公山在投靠李建成之前,本是亡命之徒,但兩個人卻是精明透頂,一點都不傻。

兩人當官之後,官當得越大,就越惜命,他們已不是當年的光棍漢,如今有了嬌妻美妾、有數不完的家宅田產,有了更多的牽掛,所以遇事就會權衡利弊、計較得失。

爾硃升、橋公山押送著重灌騎兵鎧甲出了長安。

走在路上,兩個人就在心中合計,太子李建成這樣做能不能成功,假如不成功,那後果可是要抄家滅門。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二七六章 太子謀反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