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臣、侍衛皆領命上馬,黃門侍郎奏請出發。

萬年縣令於頭前為先導。

京兆牧、太常卿、司徒、御史大夫、兵部尚書,都按照各自的品級配備儀仗,行走在前面。

在鑾駕之前,是各類儀仗、旗幟和各班侍衛,總計不下兩千人。

後面才是大唐皇帝李淵乘坐的鑾駕。

天子玉輅,駕六馬,由太僕卿駕馭,另有馭士三十二人。

千牛衛將軍執金裝長刀陪乘,左右衛大將軍各一人騎馬在兩旁護衛。

鑾駕之後,依然是各式儀仗。

接著才是,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各隨行的皇子、公主、嬪妃的車駕儀仗。

再接著是隨行文武官員的車駕儀仗。

後面是十二衛護駕而行的衛隊。

天子出行,儀仗、隨行官員、衛隊,所有人員共計數萬人。

出了京師,向北而去,所有人員依次而行,前後綿延十幾裡。

車駕所至,全路警蹕,侍衛警戒,清道止行。

這就是天子出行的威風。

宜州鳳凰谷仁智宮,在長安正北三百里。

大唐皇帝李淵的車駕,歷時五日到達仁智宮。

因仁智宮建築簡陋,地方狹小,隨行官員、侍衛在宮外安營紮寨,在四外守衛。

到了六月底,太子翊衛府郎將爾硃升、校尉橋公山,上告太子李建成指使慶州總管楊文幹意圖謀反。

李世民本想著,李建成能借李淵仁智宮避暑,幹出一場驚天動地的大事,結果卻令李世民大失所望。

李建成還未弄出一點動靜,事情便已敗露。

讓李世民失望的是,因叛亂尚未付諸實施,李淵有可能不會給李建成定個謀反的罪名。

太子李建成為何想要謀反?

想了解事情的整個經過,這事還得從封德彝激起李建成的殺心說起。

那次,李建成請封德彝到東宮,商議應對李世民的方法。

封德彝給李建成講了漢高祖劉邦「分一杯羹」的故事,他提醒李建成,「為四海者,不顧其親」,從而激起了李建成殺李世民之心。

封德彝走後,李建成便與李元吉商議,如何制定除去李世民的計劃。

李建成、李元吉認為,在京師長安,李世民的勢力太大,實力太強,他們根本沒有除去李世民的機會。

經過苦思冥想,李建成、李元吉才想出了利用李淵到仁智宮避暑的機會,挾持李淵,殺掉李世民。

李建成、李元吉計劃是,讓慶州總管楊文幹帶慶州的兵馬突襲宜州仁智宮,李元吉里應外合,一舉將李世民除去。

他們只所以這樣安排,有以下兩個方面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