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 暗潮湧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淵年歲已大,不復是壯年,精力體力都有所下降。再加上他已沒有了剛入住皇宮時的新鮮勁,臨幸後宮嬪妃次數也不比從前。
李淵臨幸後宮嬪妃的次數減少,而後宮嬪妃渴望得到主上恩寵的願望,卻更加迫切。
此消彼長,兩者之間的反差更加強烈。
尚寢局雖然是給每位品級高的嬪妃,都安排了接受主上臨幸的日子,可是每月的中間十二天,李淵能夠臨幸後宮嬪妃的日子,也只有兩三次。
李淵是個隨性的人,他不願拘束著自己,即使這僅有的幾次他也是到自己特別喜歡的嬪妃那裡去。
這樣就出現了一個現象,有的嬪妃那裡他每月都去,有的則是數月不去一次。
每位高品級嬪妃雖說都有固定侍寢的日子,可是李淵不去,等於是和沒有一個樣。
能夠得到李淵臨幸的嬪妃,便想盡方法,用盡手段設法固寵,越發得到李淵的喜歡。不能得到李淵寵幸的嬪妃,一年都難得見上李淵一面,沒有機會哄李淵開心,就越發受到冷落。
為李淵生下兒女,地位得到提高的嬪妃們,本來還想著能重新得到李淵的寵幸,但李淵卻有所偏愛,致使多數人的希望都落了空。
希望和現實落差太大,人的心裡便會生出幽怨,幽怨過後便生出新的想法,有的嬪妃就將希望寄託到剛生下的孩子身上。
她們在心中尋思,李淵年紀已大,這棵大樹終究要倒,將來她們母子總要找個新的依靠。
攀附不上李淵,這些有兒子的嬪妃,便把目標放在了大唐的下一個皇帝身上。
她們都在搜尋下一個可以依靠的目標。
在嬪妃的心目中,李淵的繼承者有兩個人。
一個是名正言順的太子李建成,一個是才華橫溢的李世民。
這兩個人便成了不同嬪妃投靠拉攏的物件,後宮嬪妃們有了新的想法,有些人便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看好太子李建成的嬪妃們,已經開始和東宮的人走動起來。
萬貴妃為人恭順,看似柔弱,但並非是沒有心計之人,要不然她作為李淵唯一的侍妾,也不會在為人強勢的竇皇后眼皮子底下,存活這麼多年,而且為李淵生下一兒三女。
萬貴妃和襄陽公主與觀音婢關係很好,她們與別人有著不同的眼光,她們看中的不是太子李建成,而是長期被壓制的李世民。
另外一個看中李世民的是昭儀宇文令馨,觀音婢對她有援手之恩,如今她的三兄宇文士及又投到了李世民的門下,隨李世民出征河東、山西。
他們兄妹看中的也是李世民。
如今觀音婢剛從長春宮回來,萬貴妃便將後宮的情況向她透個氣,她想提醒觀音婢,要防備著那幾個偏向東宮的嬪妃。
觀音婢是個明白人,心中清楚萬貴妃的想法,但她並不想說破,而是輕描淡寫地對萬貴妃道,「作為母親,為兒女的將來打算是人之常情,姨娘掌管後宮,只要她們不壞了宮中規矩,姨娘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要和她們太認真。」
萬貴妃嘆道,「姨娘如今已沒了兒子,才懶得因為這些事管她們,只是你和二郎素來不曾輕看於我,姨娘想給阿婢提個醒,防備著她們在主上面前說你們的壞話。」
觀音婢謝道,「謝姨娘關心,阿婢已經省得。」
觀音婢本來只是想到千秋殿拜望一下萬貴妃,沒想到她會一下和自己說這麼多,兩人只顧說話,卻不曾用過早膳,不知不覺竟到了辰時。
這時,萬貴妃貼身的宮女來問萬貴妃,何時用早膳。
萬貴妃一拍腦門自責道,「我真是老糊塗了,只顧拉著你說話,連用早膳的事都忘了,別餓著阿婢肚子裡的孩子。」
萬貴妃要留觀音婢用早膳,觀音婢推辭,「外面還有一群人在等著我,阿婢還是回去再用。」
聽說外面還等著一班人,萬貴妃就沒再強留。
新竹、展畫扶觀音婢站起,幫觀音婢繫上斗篷,戴上袖套,萬貴妃跟著三人來到千秋殿門前。
侍立在門前的宮女掀起門簾,觀音婢小心翼翼跨過門坎來到殿外,外面天寒地凍,冷得觀音婢打了個冷戰。
觀音婢向萬貴妃施過禮向萬貴妃告辭,在新竹、展畫的攙扶下,來到院中的暖轎前。
觀音婢對新竹道,「吳醫師曾經交代產前要多活動一下,我看咱們還是走著回去。」
新竹反對道,「天這麼冷,小心會被動著,奴婢覺著還是乘暖轎好些。」
觀音婢堅持道,「不妨事,走一會兒就暖和了。」
新竹無奈地看看展畫,想讓展畫幫忙勸一下觀音婢。
展畫自幼跟著觀音婢,知道觀音婢的脾氣,她不但不勸,反而對新竹道,「既然三娘想走走,咱們就陪著她吧。」
新竹氣得一跺腳,沒好氣地嘟囔展畫,「就你會討好三娘,事事都順著她。」
新竹、展畫兩人拌著嘴,扶著觀音婢往院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