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婢等人離開長安大半年,走的時候輕車簡從,回來時跟著李淵,卻分外的威風。

皇帝出行,可沒有輕車簡從之說,要用大駕鹵簿,所謂鹵簿就是依仗,加上隨行官員、護衛幾千人,所到之處皆要戒嚴。

觀音婢是第一次隨御駕出行,這才真正體會到做皇帝的氣派、威風,那排場陣勢沒有幾萬字無法真正形容。

觀音婢回到太極宮,住進承慶殿,想一想太極宮相比於長春宮要氣勢恢弘的多,但卻比長春宮少了很多的自由,一旦住進來,便成了籠中鳥,想要出去一次實在是太難。

回到宮裡休息了一日,第二天一大早,觀音婢便到萬春殿向李淵問安。

李淵見觀音婢月份已大,行動不便,特別交代觀音婢以後不必每日再到萬春殿來看他。

觀音婢也覺著,兒婦每日挺著個大肚子來見舅嫜,有些難為情,就沒有特別堅持,在肚裡孩子臨盆之前,只是隔三差五到萬春殿去一次。

在回承慶殿的路上,觀音婢拐到了千秋殿,去拜望萬貴妃。

這次李淵駕幸長春宮,不是休閒,而是為即將出徵的李世民壯行,萬貴妃並沒有伴駕前往,只有少數幾個嬪妃跟著一同前去。

萬貴妃與觀音婢已經數月未見,聽說觀音婢來了,她趕忙站起身到殿門口迎接。

看到新竹、展畫扶著小腹高高隆起的觀音婢上了陛階,萬貴妃連忙跨過門坎,來到觀音婢面前。

見到萬貴妃,觀音婢便要施禮。

萬貴妃趕忙雙手扶住觀音婢的肩膀,她上下打量著觀音婢,不禁笑吟吟地問,「怎麼這麼快又要生了?」

觀音婢走的時候,李承乾剛剛滿月,如今見她再次挺著個孕肚回來,這實在是出乎萬貴妃意料之外,所以想都沒想就問出這樣的話來。

問完之後,萬貴妃才覺著作為一個長輩,這種問法問得有些不太合適。

她心中暗笑,這種事哪裡還要問,肯定是小兩口不捨晝夜,只爭朝夕地恩愛纏綿,才會這麼快就再次懷了孩子。

觀音婢聽萬貴妃這樣問,她也不知該如何回答,靦腆地衝萬貴妃笑了笑。

萬貴妃接替新竹扶住觀音婢的左臂,轉過身扶著觀音婢走向殿門,到了門口她提醒觀婢,「阿婢小心腳下的門坎。」

觀音婢在萬貴妃和展畫的扶持下,進了千秋殿。

宮女拿來個迎枕放在東間臨窗榻上,萬貴妃和展畫安置觀音婢在榻上西邊靠著迎枕坐下,萬貴妃則隔案而坐。

几案的食盒中放著乾果,萬貴妃拿了兩顆紅棗讓觀音婢吃,兩人邊吃邊聊著別後的見聞。

萬貴妃抱怨觀音婢,「你怎麼沒把乾兒帶來,姨娘天天都在想著這個小傢伙。」

觀音婢微笑著向萬貴妃解釋,「阿婢來這裡之前,先去了萬春殿,帶著他有些不方便。」

萬貴妃道,「帶著他有何不方便,你阿爺巴不得天天有一群小皇孫氣他,他才高興。」

「要不是閏了一個月,乾兒就快滿週歲了,是不是如今已經會走了?」

觀音婢笑道,「這孩子有些膽小,扶著東西能走,讓他自個走,他一步都不敢動。」

兩個人談了一陣子孩子,萬貴妃看了看門口,壓低聲音道,「你走後這宮裡平靜了一陣子,這兩個月又有人開始不安生。」

觀音婢問萬貴妃,「姨娘說的是不是那幾個寵妃?」

萬貴妃奇怪地問觀音婢,「阿婢咋知道?」

觀音婢耐人尋味地笑了笑,「這不明擺著嗎?如今那幾個人都生下了孩子,肯定會有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