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皇帝寵幸后妃都有嚴格的規矩,歷朝歷代都有成文的典章制度。

如果照規矩來,應該是這樣的。

每個月的上半月,皇帝寵幸后妃的順序,是按后妃品級從低到高,先從八十一御妻開始。

御妻們安排九夜,世婦三夜,九嬪一夜,三夫人一夜,皇后一夜,共十五天。

每個月的下半月,皇帝寵幸后妃的順序,是按后妃品級從高到低,先從皇后開始。

皇后一夜,三夫人一夜,九嬪一夜,世婦三夜,御妻們安排九夜,共十五天。

遇到小月,只有二十九天,御妻們只有自認倒楣,少安排一天。

這種安排算是比較公平的了,如果真按規矩執行的話,後宮的后妃們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每年皇后可受臨幸二十四次,三夫人每人可輪到八次。

九嬪、世婦、御妻,則要相對少一些,每人每年可輪二到三次。雖說是次數不多,但聊勝於無,即使一年受到臨幸的次數不多,也比歲歲年年無望地空空等待要強的多。

但皇帝不是造人的機器,他們也有精力不濟的時候。

進御製度上是日日都安排,真正能落到實處的,卻要大打折扣。

年輕的皇帝,血氣方剛,精力旺盛,一年估計能安排三百天。

皇帝年邁體衰時,老態龍鍾,氣血已虧,一年也安排不了幾日。

所以說,日子已經定下,后妃們能不能受到皇帝臨幸,則要看皇帝的心情、精力,和后妃們自己的運氣。

按照皇后、三夫人、九嬪、世婦、御妻進行分類,定下了皇帝哪一日臨幸哪些嬪妃的日子。

但是如何確定,某一日由哪一位嬪妃服侍皇帝呢?

根據典章制度,這也有一套完善的選人規矩。

宮中設有尚寢局,尚寢局配有女史,負責對嬪妃的情況進行統計。

按照統計的情況,尚寢局為嬪妃發放金環、銀環,也就是所謂的戒指。

依宮中慣例,年齡五十歲以上的嬪妃、懷有身孕者、來月信者,不得進御。尚寢局發給這些嬪妃金指環,戴在左手。

左手戴金指環的人,就沒了受皇帝臨幸的資格。

尚寢局女史會將這些人登記在冊。

其他的嬪妃,則發給銀指環,近期已經接受過皇帝臨幸的,將銀指環戴在右手。

右手戴銀指環的嬪妃,也暫時沒有受皇帝臨幸的資格,想再次受皇帝臨幸,就要等到和自己分到一組的嬪妃輪完一遍。

所以,只有左手戴銀指環的嬪妃,才有接受皇帝臨幸的可能。

假如有一日,皇帝心情很好,精力充沛,想臨幸後宮嬪妃,該如何確定是哪一個人呢?

尚寢局先看這一日該由哪一個品級的嬪妃進御,再看這一日分配給了哪幾個嬪妃,然後再看這幾個嬪妃有幾人左手戴著銀指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