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戴著銀指環的這幾個嬪妃,就是當日進御的候選人。

最後,還要從這幾個左手戴著銀指環嬪妃中,挑出一個。

怎麼挑?

最常用的辦法,是抓鬮、抽籤、擲色子,誰的運氣好誰去,沒有選中的,只能等待下一輪。

觀音婢對過往的進御製度已是瞭然於胸,但是對如今宮中進御的情況卻知之甚少,她微笑著問宇文令馨,「如今宮中如何安排嬪妃侍奉主上?」

宇文令馨已經懷有身孕,幾個月之中沒有機會再侍寢,現在的宇文令馨看待進御規矩,可以說是超脫事外。

她抿嘴笑著回答觀音婢,「如今的宮中,哪裡有什麼進御的規矩?是主上想臨幸哪位,就臨幸哪位。」

「主上偶爾想臨幸新人,也多半是託了兩位尚寢的關係。」

觀音婢饒有興趣地道,「難道進御這種事還可以託關係?」

宇文令馨呵呵笑道,「王妃娘娘難道忘了,令馨就是託的娘娘的關係。沒有王妃娘娘幫忙,我宇文令馨哪裡會有今日?」

觀音婢不禁默然,她心中在想,看起來後宮嬪妃,都在託關係爭取主上臨幸的機會,只是大家見怪不怪,熟視無睹罷了。

出身於顯貴之家的嬪妃,後臺很硬,家裡直接把關係託到了李淵那裡,李淵為了拉攏這些顯貴之家,也會主動臨幸這些嬪妃。

那些後臺不硬的,則要賄賂尚寢,碰到機會,讓尚寢替她們安排。這些嬪妃得到了侍寢的機會以後,則會利用自己的姿色、才藝,使出渾身解數,想方設法留住李淵的心。

那些進御的規矩制度,本身就是死板的東西,不但李淵不願遵守,有路子的嬪妃也不願遵守。

臨幸後宮美女,本該是一件輕鬆愉悅的事,如果照著規矩來,對李淵來說倒成了一件繁重的,難以完成的任務。

李淵已是五十有三,臨幸嬪妃的事,每個月頂多安排七八次。有心情的時候卻不能安排自己喜歡的人,李淵心中也不會願意。

有路子的嬪妃,也希望進御規矩是一張廢紙。

不按這規矩,她們有辦法多得到李淵臨幸的次數。

假如嚴格按進御的規矩來,她們就得和其他嬪妃一樣聽天由命,耐心等待,這些有路子的嬪妃,自然不想照著規矩來。

沒有路子的嬪妃,卻希望按著進御的規矩來,雖然是希望渺茫,但是這卻是她們唯一可以得蒙聖寵的機會。

她們不奢求在屬於別人的日子得到李淵寵幸,但是卻不願輪到自己的時候,有人將這難得的機會從自己面前搶走。

人的心理是,不患不均,而患不公。

皇后娘娘地位高,得聖寵的機會多,誰也沒有怨言。

自己的機會讓別人搶走,則會生出怨氣來。

主上李淵不守規矩,後宮嬪妃們不敢抱怨,但是兩位尚寢不按規矩來,則會惹怒那些安分守己,沒有門路可走的嬪妃。

這些安分守己的嬪妃,有了怨氣則會發在兩位尚寢的身上,會抱怨兩位尚寢徇私舞弊。

所以,要整治後宮,平息後宮嬪妃的宮怨,就得從整治兩位尚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