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楊廣內弟(第2/2頁)
章節報錯
她邊說邊將食盒讓到觀音婢面前,觀音婢伸出纖手捏了兩顆,獨孤夫人看著觀音婢,抿嘴笑道,「那時候,你年齡小,看著還沒有長開,如今出落得越發水靈了。」
觀音婢被獨孤夫人誇得有些不好意思,拿出的櫻桃沒有即刻就吃,右手捏著細長的果柄放在左掌的掌心,應酬道,「本來早就該來看望姑母、姑父,我們成婚沒幾天就去了河東,後來回長安一次,又在為母親守孝,一直沒有拜見姑母、姑父,還望你們能夠見諒。」
獨孤夫人笑道,「都說二郎娘子是個才女,今日一見確實不假,有才的女子就是會說話。」
觀音婢謙虛道,「侄婦哪裡稱得上才女,只是多認了幾個字罷了,和姑父的才學相比,簡直是不值一提。」
獨孤夫人側臉看了一眼依然正襟危坐的蕭瑀,數落道,「你姑父是讀了不少書,我看是食古不化,就是脾氣太倔,說話沒少得罪人,除了我日日將他當神佛一般供著,沒人願意和他來往。」
李世民接話道,「我看姑母說得不對,家父就特別敬重姑父,如今是一刻也離不開他。」
這時,蕭瑀終於發話,他對獨孤夫人道,「忠言逆耳,實話難聽,姊夫要是早聽我的話,也不會走到今日。他將我貶出長安,可是如今,那些整日在他面前說甜言蜜語的人,卻將他殺了。」
說完,他又板起臉,好像在想著心事。
李世民道,「治理國家,最缺的就是像姑父這樣的人,所以剛到長安,父親就讓我去請姑父。」
獨孤夫人見幾人只顧說話,觀音婢手中依然用手託著那兩顆櫻桃,知道她怕在長者面前失禮,就自己也拿起一顆櫻桃放入口中,邊吃邊讓觀音婢和李世民。
觀音婢這時才輕啟櫻唇,將一顆亮紅的櫻桃放入口中,慢慢地嚼著。
獨孤夫人又拿了兩顆櫻桃遞給蕭瑀,說道,「你也跟著吃幾顆,別板著老臉坐著,讓孩子們看著拘束。」
蕭瑀接過櫻桃,臉上才微微有了一絲笑容。
吃了櫻桃,獨孤夫人又往觀音婢手中塞了一顆黃杏,然後也拿起一顆塞給蕭瑀,囑咐道,「二郎和阿婢都不是外人,你別老是端著個架子。」
觀音婢看獨孤夫人數落蕭瑀,像數落自家小孩子一般,不管獨孤夫人怎麼說,蕭瑀都是沒有絲毫慍色,倒是一對恩愛的老夫老妻。
經過獨孤夫人這一通忙活,幾個人說話的氣氛輕鬆了許多。
她扭過臉看了看正在吃黃杏的蕭瑀,轉過臉對觀音婢道,「你姑父就是這個樣子,在人前老是端著架子,但是那日見到二郎送去你父親的書信,高興得卻像個孩子,恨不得立刻就從河池趕到長安。」
「看他那興奮的樣子,外人還真猜不出,他是要跟著你父親去造姊夫的反。」
蕭瑀將手中的杳核放到几案上,為自己辯解道,「姊夫哪裡能和叔德想比?一個繁榮鼎盛的大隋,生生斷送在他手裡。如今天下,稱帝稱王者多如牛毛,不是叔德定鼎關中,我們這些親戚都要毀在姊夫的手裡。」
李淵,字叔德,因他與蕭瑀是多年好友,蕭瑀對李淵便以字相稱,李淵喊蕭瑀則是蕭郎。
獨孤夫人嘟噥道,「你既然啥都知道,還放下正事不幹,非要去江都去找阿姊。」
蕭瑀黯然道,「如今姊夫被害,我怎放心阿姊?」
獨孤夫人繼續嘮叨,「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你去也無濟於事。」
李世民怕獨孤夫人與蕭瑀因去見蕭皇后之事起了爭執,便勸慰蕭瑀道,「我覺得,姑父如去江都,反而會對皇后不利。」
蕭瑀關切地看著李世民問道,「為何不利?」
李世民替蕭瑀分析道,「現在兵荒馬亂,暫且不說姑父能不能到達江都。即使你能到江都,能將皇后接回來嗎?」
「宇文化及以蕭皇后的名義,立楊浩為帝,以示他所立皇帝的正統性。他要利用蕭皇后,所以如今蕭皇后的處境並不危險。」
「假使姑父非要將蕭皇后接走,宇文化及怎肯讓蕭皇后為別人所掌控?到時候不但會將蕭皇后置於險地,而且姑父也可能是有去無回。」
蕭瑀聽了李世民分析,沉默不語,他對蕭皇后之事是關心則亂,當局者迷,如今聽了李世民的勸說才恍然而悟。
蕭瑀慨然嘆道,「阿姊對我甚是疼愛,如今看她落難,我卻無能為力。」
他轉而對李世民道,「治大國,若烹小鮮。執天下權柄,不可不慎,短短几十年,我又再次經歷王朝傾覆。」
李世民聽蕭瑀的話意,似在感嘆治國之難,又好像在提醒李世民。
中午,蕭瑀、獨孤夫人擺下家宴,款待李世民、觀音婢。
席間,獨孤夫人再次說起年前李世民送信請蕭瑀回長安之事。
她告訴觀音婢,別看你姑父慢悠悠的,做起事來可是一個急脾氣。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二零二章 楊廣內弟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