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楊廣內弟(第1/2頁)
章節報錯
目送襄陽縣主走出後院大門,李世民向覃蘭交代,「你去告訴陸崢,讓他安排犢車,我和三娘要去通化裡蕭府。」
覃蘭應諾去找陸崢,李世民拉著觀音婢回到房中,他趁這個間隙先和觀音婢說一說蕭瑀的事。
觀音婢問李世民,「為何要我們去勸說蕭瑀姑父。」
李世民笑道,「這不是楊廣被殺了嗎?他非要去江都,去找他的阿姊蕭皇后,連阿爺給他安排的事都不做了。」
觀音婢不以為然地道,「他去就讓他去唄,難道離了他,就沒人替阿爺做事了?」
李世民不依道,「你說得輕巧,蕭瑀姑父可不是一般人,不是隨便找個人就能代替的。」
觀音婢好奇地問,「他有何特別之處?」
李世民呵呵笑道,「很特別,與一般人著實不同,他是才學很高,毛病很大。一個沒人願意和他交往的人。」
「先說他的才學,蕭瑀姑父是曠世奇才,滿腹經綸。打天下靠武將,治理天下靠文人,蕭瑀姑父就是治理天下不可或缺之人。」
觀音婢聽李世民介紹,愈發好奇,「這麼有本事一個人,為何沒人願意和他交往?他有何毛病?」
李世民道,「他的毛病就是愛挑毛病,眼理揉不進沙子。看到別人身上有毛病,他就要指出來。」
觀音婢沉吟了一下,說道,「這樣的人確實煩人,是人都聽話,誰願意別人整日挑自己的毛病?」
李世民笑道,「阿爺卻喜歡這樣的人。」
觀音婢抿嘴笑道,「這說明阿爺也不是一般人,一般人怎能忍受得了一個專挑毛病的人。」
李世民笑著點頭,「還真是這樣,這說明阿爺肚量很大。」
「以前在長安的時候,因為蕭瑀姑父為人偏執,沒人與他來往,可阿爺卻把他當作寶貝,視作知己,對他敬重有加。」
「這次,剛打下長安,阿爺就讓我帶著他的親筆信,到河池將他請了回來,到了長安就封他為宋國公,拜民部尚書,重要政務全部交由他打理。」
聽李世民這樣說,觀音婢對蕭瑀越發有了興趣,想知道他到底是什麼樣一個人。
蕭瑀,字時文,西梁明帝蕭巋第七子,楊廣妻子蕭皇后的親弟弟。
開皇七年,隋滅西梁之後,蕭瑀隨兄長蕭琮入隋,之後定居長安。那年蕭瑀12歲,楊廣比他大六歲,他看著蕭瑀長大,跟蕭瑀感情很深,關係很好。
蕭瑀長大成人之後,才學滿腹,楊廣任命他為內史侍郎。獨孤皇后對蕭瑀也十分喜愛,將她的孃家侄女獨孤氏嫁與蕭瑀為妻。
所以說,蕭瑀的妻子,就是李淵的親表妹。
因此,李世民喊蕭瑀為姑父。
這之間的關係好像有點亂,下面再來理一理。
李淵的大姨母是大周皇后,七姨母是大隋皇后。
蕭瑀的妻子,是大周皇后、大隋皇后和李淵母親的親侄女。
蕭瑀,是西梁皇帝的兒子,楊廣妻子蕭皇后的弟弟,他的妻子是李淵母親的親侄女。
這個蕭瑀雖然有才,但秉性耿直剛烈,對楊廣的驕奢無道很是不滿,屢次勸諫楊廣。他對楊廣身邊的奸佞之臣也看著不順眼,常常當著楊廣的面與他們據理力爭。
楊廣對蕭瑀大為惱火,雁門解圍之後,將他貶為河池郡守。
別人對蕭瑀敬而遠之,李淵卻對他非常敬重,兩人關係很好,過從甚密,不管蕭瑀說什麼難聽話,李淵都能虛心接受。
蕭瑀的府邸在開化裡,在唐王府所在的通義裡東面,有一坊之隔,中間是通化裡。
在開化裡的東南部有兩處大宅,西面一處是楊廣的潛邸,是楊廣作晉王時所住的地方,東面是蕭瑀的府邸。
觀音婢懷著無比的好奇和李世民一起來到蕭府,她想當面見識一下蕭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蕭瑀、獨孤夫人見李世民、觀音婢前來拜訪,直接將二人讓到了上房。
四人在羅漢床上落坐,蕭瑀、獨孤夫人並排坐在東邊,李世民、觀音婢隔著几案坐在西面。
奴婢們擺上時令鮮果黃杏和櫻桃,又為每人斟了一盞酪漿。
獨孤夫人為人爽直開朗,她微笑著和李世民、觀音婢搭訕,拉著家常。
蕭瑀則是正襟危坐,擺出一副長者的模樣。
獨孤夫人端著食盒讓李世民、觀音婢吃櫻桃,她笑微微地看著觀音婢誇道,「二郎娘子長得真好看,上次見你,還是你們成婚時,我去喝喜酒,遠遠地看了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