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 悲歡往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唐國公府,基本上沒有人提起李淵的侍妾萬氏。
還是在晉陽舉兵起事之前,觀音婢才從李淵那裡偶然聽說,他有一個侍妾萬氏,而且還有另外四個庶出的子女。
這萬氏年輕時本是竇氏夫人的貼身侍婢,後來做了李淵的妾室。
以前李淵經常在外任職,放外任之時,便由萬氏跟隨服侍。由於竇氏夫人非常強勢,李淵每次從任上返家的時候,從來不帶著萬氏,也不讓萬氏和竇氏夫人住在一起。
李淵這樣做,一是怕引起竇氏夫人不快,二是怕妻妾相爭,讓萬氏受到傷害。唐國公府宅院很多,有的是地方安置萬氏,李淵不想給自己找不自在,就讓妻妾分開來住。
萬氏跟隨李淵多年,兩人育下一兒三女,分別是李淵的長女、次女、四女和五子李智雲。
長女嫁給了馮少師,李淵晉封唐王后,被封為長沙縣主。
次女出嫁後死了丈夫,寡居多年,如今回到孃家和萬氏一起居住,現在被封為襄陽縣主。
四女嫁給了段倫,現在被封為高密縣主。
五子李智雲,在晉陽起兵後遇害,現在被追封為楚國公。
萬氏雖是李淵的侍妾,但是母以子貴,作為李智雲的母親,被封為國夫人。
李淵到太原任慰撫大使之後,萬氏和李智雲一直住在馮翊郡李氏舊宅。
晉陽起兵之前,李淵曾交代李建成,將李智雲一起帶到晉陽。但李建成卻扔下李智雲母子不管,致使李智雲被害。
晉陽起兵後,李智雲被官府抓獲解送長安,刑部尚書陰世師將其殺害,死時年僅十四歲。此事在萬氏心中成為一個永遠抹不去的痛。
馮翊李氏舊宅位於城西,緊靠大路,面臨濼水。
觀音婢等人到了馮翊,在李氏舊宅住了一日。
在李世民的二姊襄陽縣主的操持之下,一行人在舊宅住了下來。
觀音婢自幼善於與人交往,鄭觀音則喜歡獨處。
安置好之後,觀音婢就主動喊上鄭觀音,去萬氏夫人的住處聊一下家常,以免失了禮節。
萬氏夫人以前是李淵的侍妾,但現在卻已與以前不同,是楚國公李智雲的母親,身份與觀音婢、鄭觀音相同,都是國夫人。
要是在以前,萬夫人在觀音婢、鄭觀音面前等同奴婢,現在卻和她們一樣尊貴,作為李世民、李建成的庶母,觀音婢、鄭觀音就要作為長輩對待。
觀音婢、鄭觀音到時,襄陽縣主正好陪著萬氏夫人也在上房,四個人相互見了禮,萬氏夫人將觀音婢、鄭觀音讓到羅漢床上。
襄陽縣主吩咐婢女上了幾個裝著乾果的食盒。
李智雲剛剛遇害不久,萬氏夫人仍未從失子的裴痛之中緩過勁來,見到觀音婢、鄭觀音兩人,雖然面帶笑容,但隱隱還有些悲慼之色。
萬氏夫人看上去有四十多歲年紀,以前雖是李淵的侍妾,但長期跟隨李淵在外任職,在外任上,儼然就是當家主母的身份。
從氣質上來看不像普通的侍婢,在觀音婢、鄭觀音面前一坐,顯得樸素端方,高貴典雅,言語交談不卑不亢。
襄陽縣主看上去是雙十年華,舉止之間也是知書達理,貞靜嫻淑。
見到觀音婢、鄭觀音,萬氏夫人不禁想起自己的兒子,忍不住傷心落淚。
觀音婢、鄭觀音好言安慰,勸其節哀。
萬氏夫人幽幽嘆道,「在四個孩子中間,我最疼愛的就是五郎和二孃,可就數他們二人命苦,五郎小小年紀就慘遭殺害,二孃剛嫁不久就沒了夫君。」
觀音婢軟語勸道,「姨娘也不必太過傷感,如今已不同往日,五叔雖然被害,現在已封了國公,將來阿爺必會安排族中子弟承嗣,為他續上香火。」
然後觀音婢看了襄陽縣主一眼,微笑著道,「姨娘更是無需為二孃之事憂心,來日定能再配良人。」
觀音婢、鄭觀音和襄陽縣主一番勸慰,萬氏夫人才算止住悲慼,談起李智雲、襄陽縣主的才華,仍有掩飾不住的驕傲。
李淵素來看重子女的教育,包括這四個庶出的子女在內,都有超出常人的稟賦,一個個多才多藝。
李智雲自小聰慧,在李淵的精心調教下,箭術出眾,工於書法、圍棋。襄陽縣主更是琴棋書畫無一不通。
觀音婢與襄陽縣主志趣相投,初次相見便有相逢知己之感。
在馮翊歇了一日,觀音婢一行繼續趕路,又走了三日才到了長安。
因李淵住在大興宮武德殿,溫大有派人將李淵的侍妾莫麗芳送入了宮中。觀音婢、鄭觀音、萬氏夫人和襄陽縣主則住進了通義裡唐國公府,現在是唐王府。
觀音婢住的仍是她與李世民成婚時住的院子,此時李世民仍然出征在洛陽,沒有在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