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世民不在,觀音婢卻好像處處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在這裡曾留下她和李世民美好的回憶。

他們在這裡成婚,雖然婚後只在這裡共住了十幾日,但這裡是他們人生中的重要節點,是他們結為伉儷的見證。

第二次回來時,他們曾和李淵一起謀劃獲取兵權,最後終於夢想成真。

如今是觀音婢第三次入住唐國公府,世事已經變遷,李淵父子將要獲取天下。

兩次入駐通義裡唐國公府,兩次都是李世民、觀音婢人生中新的。

如今觀音婢第三次回到這裡,或許有更重要的記憶會留在他們的生命裡。

如今觀音婢已經十八,李世民也已年滿二十,或許在這裡,他們要完成,成婚時沒有完成的那件事。

想到這裡,觀音婢不禁面泛紅暈,能聽到自己砰砰的心跳聲。

回到長安的第二日,觀音婢便到崇仁里長孫無忌新宅,拜見母親高秋娘。

按照王府總管溫庭芳的想法,觀音婢如今是國公夫人,回孃家歸省要用國公出行的車駕、儀仗。

觀音婢嫌太過張揚,婉拒了溫庭芳的安排,雖然仍用了青幰犢車,但隨從人員只帶了侍琴、展畫,以及陸崢和四名侍衛,一行人悄悄來到崇仁裡。

高秋娘已經知道這日觀音婢要來,青幰犢車到了門前,府門大開,直接從中門進入前院。

車在院中停穩,家僕在車後放好馬凳,侍琴、展畫扶觀音婢下車,進了二門,母親高秋娘,四位阿嫂甄氏、庫氏、賀蘭氏、陸氏,都已站在後院前廳門前等待。

見到高秋娘,觀音婢叉手屈膝施禮。

高秋娘見到闊別幾年的女兒,不禁喜極而泣,也不待觀音婢與四位阿嫂見禮,就上來拉住觀音婢的手上下打量。

庫氏生性爽直,打趣道,「母親就是心急,見了女兒就忘了兒婦,也不讓我們幾個和阿婢妹妹打個照面。」

其它三個兒婦站在一旁抿著嘴笑。

高秋娘這才鬆開觀音婢的手,用手拭了拭淚水,稍微向後站了站,觀音婢才有機會與四位阿嫂見禮。

見禮完畢,觀音婢上前挽住高秋娘的左臂,扶著高秋娘,幾個人進了後院前廳。

觀音婢挨著高秋娘在中間榻上坐下,大嫂甄氏、二嫂庫氏、三嫂賀蘭氏、四嫂陸氏分別坐在廳中兩側。

幾個人坐定,觀音婢先問了家中的情況。

高秋娘向觀音婢介紹,唐王李淵率軍進入關中以後,觀音婢的三伯父長孫敞率族中子弟在新豐響應,長孫無忌到長春宮拜見唐王。如今族中之人多在朝廷任職。

三伯父長孫敞現任將作少監,二兄長孫無逸任兵部主事,三兄長孫無憲在皇宮任監門直長,四兄長孫無忌跟著李世民任行軍典籤,長孫鴻也在宮中任監門校尉。

聽說長孫無憲也在宮中任職,觀音婢心中十分高興,她笑著問三嫂賀蘭氏,「三兄如今是否還經常喝酒?」

賀蘭氏感激地道,「當年多虧三孃的勸說,你三兄喝酒的毛病已改了不少,如今只是偶爾喝些,這次又託了三孃的福,在宮中謀了一個差事,但願以後能越來越好。」

說過家裡的情況,幾個人又談起觀音婢小時候的趣事。

大嫂甄氏微笑道,「三娘小時候就聰明,幾歲時就是神童,幾個比她大的侄子、侄女下棋都贏不了她。」

二嫂庫氏則看上去對觀音婢有些不滿意,她對甄氏道,「大嫂不要只說三孃的好,你咋不說說她如何古靈精怪,沒少收拾我們家阿湛,阿湛那麼調皮的孩子,見了三娘,就像老鼠見了貓。」

甄氏抿嘴笑了笑,「你到現在還為你們家阿湛抱不平,當年三娘和阿湛下棋裝輸的時候,我們家阿漸替阿湛抱不平,差點沒被三娘嚇哭。」

長孫無忌的妻子也不知她們說的都是何事,只好在旁邊靜靜地聽著,看著幾個人笑。

三嫂賀蘭氏則是向著觀音婢說話,「你們只說三娘收拾阿湛、阿漸,咋不說她在幫你們管教孩子?」

觀音婢聽幾位阿嫂說自己的童年趣事,就隨她們叨叨,臉上一直掛著會心的笑。

高秋娘提起自己的女兒,也忘不了那些美好的回憶,「阿婢小時候,不但聰明,關鍵是學東西特別專心,我記得她四歲開始學棋的時候,一坐就是一天,從早到晚一個人在那兒打棋譜。」

「後來讀《本經陰符七術》時,一頭鑽進書裡,走路都不看路,我還怕她掉進了湖裡。」

幾個人只顧說話,扯了半天,觀音婢才猛然想起,為何沒有見到長孫無忌的兒子。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一九四章 悲歡往事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