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婢、李元吉兩人談完條件之後,丁記坎、李元吉開始進行比試。

兩人接下來又比了三場。

第一場,丁記坎故技重演,又將李元吉手中木棍奪走。

第二場,丁記坎只用一招,直接將李元吉手中木棍震飛,震得李元吉右臂發麻,虎口隱隱作疼。

第三場,李元吉右手已無法持木棍,用左手持木棍來戰,丁記坎仍是輕而易舉將他手中木棍震飛。

三場比下來,李元吉在丁記坎手下,總共沒有走過五招,此時他才知道自己的武藝和高手還差得太遠。

丁記坎怕李元吉面子上不好看,反而誇讚他道,「四郎君這麼小年紀,也是身手非凡,我如你這般大時,根本沒法和四郎君相比,四郎君年齡還小,最重要的是要多練一下力氣。」

接著丁記坎給他講解「石鎖功」的練法,李元吉以前見過李世民練「石鎖功」,他自己也知道練法,只是沒有李世民刻苦,現在經丁記坎指點,才認識到練習「石鎖功」的好處。從此以後,他開始勤練「石鎖功」,力氣大長,後來果然成為一名所向無敵的猛將。

畏懼強者,是人的天性。

只所以有人桀驁不馴,要不是沒有強者壓制,要不就是有人寵慣驕縱。

再桀驁不馴之人,被關入獄中,都不得不向獄卒低頭。

李元吉也不是不服管教,而是因為沒有管教之人。

有了觀音婢這位強者壓制,李元吉總算有了些收斂,在觀音婢離開晉陽之前,李元吉基本上還算本分。

有了觀音婢的協助,暫時幫溫大有、唐憲解決了難處,後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兩人都能夠安心處理太原郡的軍務、政務。

處理完李元吉的棘手事,前方已經傳來了李淵率軍攻下霍邑城的訊息。

因為晉陽與前方相距幾百裡,到後來達到上千裡,前方的戰況即使是快馬傳驛,傳到晉陽也要幾日。

觀音婢和留在晉陽的女眷們,每日都在盼望著前線傳來的好訊息。見大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後來又基本上不戰而平定關中,觀音婢每次見到捷報都壓抑不住的激動。

七月,大軍開始南下。

八月,大軍西渡黃河。

九月,基本平定關中三輔。

十月,二十萬大軍圍困長安。

十一月,攻克長安,立代王楊侑為大隋皇帝。李淵被封為唐王,李世民被封為秦公。

捷報一個接一個傳回晉陽,觀音婢心中既高興,也滿是焦慮。

李淵所率大軍推進的速度太過神速,雖然暫時沒有稱帝,但終究會經不住下屬官員的不斷勸進,自立為帝是早晚之事。

一旦稱帝,便面對冊立太子的事情。觀音婢擔心在立太子這件事上,李世民會把持不住,與李淵、李建成起了爭執。如果李世民此時與李建成產生矛盾,以後將再難修復,將來能當上皇帝還罷,如果當不上皇帝將死無葬身之地。

由於心中滿是擔憂,觀音婢急於回到長安去見李世民,想和李世民商議一下今後的打算。

年前的時候,關中還未完全平定,前方仍忙於戰事,觀音婢、鄭觀音,李淵的侍妾莫麗芳,還有出征將佐的家眷都在太原。沒有李淵的手令,家眷們也不敢獨自到長安。

觀音婢心中雖然焦急,也只有耐心等待,等待李淵發出護送家眷赴長安的手令。

在等待中過了義寧二年一月、二月。

到了三月,從長安傳來了訊息,隋帝楊侑任命李元吉為鎮北將軍、太原道行軍元帥、都督十五郡諸軍事,聽以便宜從事。

李淵任溫大有為中書侍郎,命其護送唐王和眾將佐家眷赴長安,觀音婢、鄭觀音,李淵的侍妾莫麗芳都一同返京。

觀音婢等人回長安的路線,正好是李淵率大軍經過的地方。

出晉陽一路向南走西河、介休、靈石、霍邑、臨汾到絳州,然後從絳州向西,走龍門,在汾陰渡過黃河。渡河以後,經韓城、合陽、馮翊、渭南到達長安。

一路走來,民生還算安定,但經過多年盜賊為禍,又新為戰亂所擾,處處是百業凋敝。

按照李淵的交代,觀音婢等人在經過馮翊時,還要順路接上李淵的侍妾萬氏和他們的二女兒。

李淵的侍妾萬氏,在唐國公府是一個禁忌,府中的老人怕犯了忌諱,府中的新人不清楚情況,觀音婢嫁到唐國公府多年,基本上沒人提起。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一九三章 女眷返京免費閱讀.